健康養身★3步驟,教你避免潛在的食物過敏源

3步驟,教你避免潛在的食物過敏源
 



        食物過敏的徵兆和症狀就像指紋一樣獨特,最明顯的特徵是是發生在呼吸道、皮膚和小腸這三個地方,下表中列出的症狀都是相當普遍而且容易辨別的,不過,也有食物過敏的症狀不容易被發覺,這些通常會影響到寶寶的中央神經系統,或是腦部,譬如頭痛、焦慮、肌肉關節疼痛、易怒、愛哭、過動…等等。

 
3步驟,教你避免潛在的食物過敏源
 
        
        不同的過敏症狀,他的時間性嚴重性不盡相同,有的在吃完食物之後馬上發生,有的卻要延遲到數小時至數天後才會發生,譬如寶寶可能在餐桌上吃了顆蛋,就在跑到客廳去玩耍的同時就長了蕁麻疹,但也可能要隔了幾天才開始起疹子。有的寶寶因為吃了草莓而發生氣喘必須盡速就醫,有的寶寶卻僅有輕微的皮膚紅疹,只要擦抗組織胺藥膏即可。

        指紋終其一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食物過敏通常會因為長大而漸漸減輕或者是消失無蹤,只有少數食物過敏會越來越嚴重。其實食物過敏的發生狀況相當的複雜,以下列點:
1. 過敏食物來源可能改變,譬如本來對蕃茄過敏,但後來轉變成對芥末過敏。

2. 有些食物過敏是每當接觸某種食物即發生,有些則是因為接觸食物的頻率太高才會發生。

3. 過敏源接觸量過高才會發生

如何避免潛在的食物過敏源
當寶寶在還沒有接觸到不同食物之前,所有食物都可能是潛在的過敏源,除了一次只接觸一種新食材,並且攝取量不要太多之外,我們要如何去避免吃到會讓寶貝過敏的食物呢?

第1步 持續的飲食紀錄
所有新接觸的食物在攝取時,至少記錄四天。

第2步 嘗試刪除法
將所有食材列表,並將過敏源及懷疑可能是過敏源的食材勾選出來,而將不是的刪除,也許是以下九種最常見的過敏源: 1.乳製品、2.小麥、3.蛋白、4.花生、5.柑橘類水果、6玉米、7.黃豆製品、8.甲殼類生物、9.食品添加劑。

兩週之後,再度嘗試一次,有些食材可能因為年齡而讓其從過敏源中被移除,重複這樣的步驟,就會發現過敏源越來越少。不過還是以一次接觸一種曾經的過敏源為原則,不要短時間內嘗試太多。

第3步 再三確認
有些食材因為這次的試驗並無過敏而被刪除,但還是必須小心,因為有些過敏源可能會再度出現,因此對於曾經是過敏源的食物,都必須非常小心,勿攝取過量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 《成長百科 New Life》部落格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衛生署疾管局與演藝工會資深藝人今天齊聚一堂,共同宣導「抗核」。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佔新增個案的50%以上,且死亡率較高,主因是免疫力不足引發病。疾管局呼籲,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菸癮者,需特別預防結核病發生!疾管局結核病統計資料顯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中藥廠之龍頭順天堂已有六十多年歷史,從科學中藥到近年來積極發展保健品,可見公司營運策略有朝向更生活化的脈絡。而這樣的決策,必定和領導者的行事風格相關。順天堂中藥廠總經理王雪玲帶領著同仁們往前衝刺,創造公司業績的同時,不難看出她用心之處;而也令人更加好奇,她是怎麼看待中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約38歲女性,兩年前發現左眼皮出現下垂,導致眼睛一大一小,經手術割除多餘眼皮後,沒想到近來又再度復發,直視前方時,左眼珠向下斜視,甚至嚴重至雙眼突出,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竟是罹患甲狀腺亢進所導致,必須長期注射類固醇治療。甲狀腺亢進初期症狀較無徵兆,大多是眼睛腫、出現眼袋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單手揮舞著扇子,隨著電音舞曲,擺動身體,三名同志志工在台灣愛之希望協會會員大會暨陽光酷兒中心三周年慶活動上載歌載舞,熱力十足,揭開慶祝儀式的序曲,希望透過各項活動,可以增加大眾對疾病的認識,減少對於愛滋病的污名。愛之希望協會暨陽光酷兒中心發表會在陽光酷兒中心熱鬧展開,共有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