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種晚餐天天吃堪比自殺

3種晚餐天天吃堪比自殺

一、晚餐吃太多:晚餐早吃少患結石

晚餐早吃是醫學專家向人們推薦的保健良策。有關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病率。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4—5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瀦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所以,傍晚6點左右進晚餐較合適。

二、晚餐吃太葷:晚餐吃素防癌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而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研究資料表明,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吃素者的血脂要高2—3倍。碳水化合物可在人體內生成更多的血清素,發揮鎮靜安神作用,對失眠者尤為有益。

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大多數家庭晚餐準備時間充裕,吃得豐富,這樣對健康不利。據科學研究報告,晚餐時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會使尿中的鈣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體內的鈣貯存,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老年骨質疏鬆症;另一方面尿中鈣濃度高,罹患尿路結石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另外,攝入蛋白質過多,人體吸收不了就會滯留於腸道中,會變質,產生氨、硫化氫等毒質,刺激腸壁誘發癌症。

三、晚餐吃太飽:晚餐吃少睡眠好

與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晚間無其他活動,或進食時間較晚,如果晚餐吃得過多,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與極低密度脂蛋白,誘發動脈硬化;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島素β細胞提前衰竭,從而埋下糖尿病的禍根。

此外,晚餐過飽可使胃鼓脹,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器官在餐後的緊張工作會傳送資訊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並擴散到大腦皮層其他部位,誘發失眠。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19歲大學女生,每天有運動習慣,但幾個月前雙腳開始變粗、肚子也變大,還胖了15公斤,起初以為自己發胖,因此拼命跑步減重,但體重不僅未降下來,後續還出現咳嗽、尿尿變紅及泡泡變多,也常常又累又喘,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水腫所引起;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罹患紅斑性狼瘡,且因爲發病破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超強寒流一波接著一波,全台各地屢屢創下凌晨最低溫!隨著氣溫直降,早晚的溫差越來越大,許多民眾最常注意的是家裡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因為溫差過大而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但是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肌梗塞外,還有主動脈剝離,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一旦發生,很可能會突然失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每年455人/每百萬人口與盛行率3,219人/每百萬人口都高居世界第一,其最大病因就是糖尿病,佔比超過一半比例為51.5%,因此,糖尿病腎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就顯得十分關鍵與重要。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  恐致腎病變安南醫院腎臟科醫師...

閱讀詳情 »

什麼是發炎? 炎症,俗稱「發炎」,主要是因為身體受到外來刺激而產生的防禦反應,這原本是好的預防機制;但相反的,發炎也會造成組織腫脹、滲出液和異常細胞增生,產生致病的風險。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許多文明病都與「發炎」有關,比如:心肌梗塞、糖尿病、阿茲海默氏症、癌症、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等。三餐外食,油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