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步驟,教你避免潛在的食物過敏源

3步驟,教你避免潛在的食物過敏源
 



        食物過敏的徵兆和症狀就像指紋一樣獨特,最明顯的特徵是是發生在呼吸道、皮膚和小腸這三個地方,下表中列出的症狀都是相當普遍而且容易辨別的,不過,也有食物過敏的症狀不容易被發覺,這些通常會影響到寶寶的中央神經系統,或是腦部,譬如頭痛、焦慮、肌肉關節疼痛、易怒、愛哭、過動…等等。

 
3步驟,教你避免潛在的食物過敏源
 
        
        不同的過敏症狀,他的時間性嚴重性不盡相同,有的在吃完食物之後馬上發生,有的卻要延遲到數小時至數天後才會發生,譬如寶寶可能在餐桌上吃了顆蛋,就在跑到客廳去玩耍的同時就長了蕁麻疹,但也可能要隔了幾天才開始起疹子。有的寶寶因為吃了草莓而發生氣喘必須盡速就醫,有的寶寶卻僅有輕微的皮膚紅疹,只要擦抗組織胺藥膏即可。

        指紋終其一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食物過敏通常會因為長大而漸漸減輕或者是消失無蹤,只有少數食物過敏會越來越嚴重。其實食物過敏的發生狀況相當的複雜,以下列點:
1. 過敏食物來源可能改變,譬如本來對蕃茄過敏,但後來轉變成對芥末過敏。

2. 有些食物過敏是每當接觸某種食物即發生,有些則是因為接觸食物的頻率太高才會發生。

3. 過敏源接觸量過高才會發生

如何避免潛在的食物過敏源
當寶寶在還沒有接觸到不同食物之前,所有食物都可能是潛在的過敏源,除了一次只接觸一種新食材,並且攝取量不要太多之外,我們要如何去避免吃到會讓寶貝過敏的食物呢?

第1步 持續的飲食紀錄
所有新接觸的食物在攝取時,至少記錄四天。

第2步 嘗試刪除法
將所有食材列表,並將過敏源及懷疑可能是過敏源的食材勾選出來,而將不是的刪除,也許是以下九種最常見的過敏源: 1.乳製品、2.小麥、3.蛋白、4.花生、5.柑橘類水果、6玉米、7.黃豆製品、8.甲殼類生物、9.食品添加劑。

兩週之後,再度嘗試一次,有些食材可能因為年齡而讓其從過敏源中被移除,重複這樣的步驟,就會發現過敏源越來越少。不過還是以一次接觸一種曾經的過敏源為原則,不要短時間內嘗試太多。

第3步 再三確認
有些食材因為這次的試驗並無過敏而被刪除,但還是必須小心,因為有些過敏源可能會再度出現,因此對於曾經是過敏源的食物,都必須非常小心,勿攝取過量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 《成長百科 New Life》部落格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高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仰賴視力的情形日趨嚴峻,我國眼鏡業從事驗光配鏡工作人員為數也日漸眾多,放眼世界先進國家紛紛藉由立法建立完善的驗光制度,並由取得專門執業證照的驗光人員,提供人民專業與完整的眼睛照護。我國也於104年完成立法,並自105年1月正式公佈施行,驗光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寒流來襲,全台逾300人猝死,台北市殯儀館冰櫃因而爆滿。面臨低溫天氣,民眾該如何自保呢?醫師強調,做好頭頸部保暖最為重要,外出應善用帽子、圍巾、口罩,而身著衣物應以多層次穿搭,提供較好的保暖效果。2大危險族群 天冷容易猝死台北市立聯和醫院和平院區緊急醫療部災難醫學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生兒周產期窒息,是兒科醫師及家屬最不願遇到的情況之一。台大兒童醫院2011年至今,使用低溫療法成功救回50名病童;但新生兒加護病房常為調度借用低溫治療機而傷透腦筋。日前善心人士李月女透過台大兒童健康基金會協助,捐贈兒童醫院一台全身低溫治療機,解決了如此窘境。周產期窒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5歲罹患重度糖尿病患者,併發尿毒症在長期洗腎,且因心肌梗塞合併心衰竭,接受冠狀動脈繞道術治療,雖手術過程順利,但因胸骨癒合不良,造成無法正常自主呼吸,甚至傷口爆裂,得重新縫合胸骨,經由加入成大醫院與南科創新研發的醫材「甦骨粒」,修補缺骨幫助骨頭再生,患者在二次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