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歲眼花看攏嘸? 竟是「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30歲眼花看攏嘸? 竟是「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僅30歲的婷庭(化名),視線日趨模糊以為是飛蚊症導致視野霧茫茫,至眼科進行眼底檢查,發現罹患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這才讓她恍然大悟,原來近期頻頻搭錯公車上班遲到、文件內容校正錯誤百出等窘境,都是因為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造成,所幸經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眼內注射治療,視力由0.3慢慢恢復至0.7,也找回原有的生活品質、工作上也不再出錯!

糖尿病眼底病變 黃斑部水腫最常見

收治該名案例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表示,糖尿病是一種血管病變,而眼睛是血管密度最高、最需要血液提供養分的地方,也因此最容易受到糖尿病影響。當血管逐漸喪失功能無法吸收重要養分,導致養分不足時,就容易造成破裂、出血,水分由微細血管中溢出,因此形成黃斑部水腫,進而造成視力模糊,就好像在游泳池裡面睜開眼睛,視野霧霧的感覺

治療主流「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助恢復視力

陳瑩山醫師說明,國內約有百分之十的糖尿病人口,卻有高達半數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上述案例便是其中之一,血糖檢測高達300多,已超出正常人3倍,也因此導致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大大影響生活。

而根據臨床觀察,在已知的糖尿病患者中,僅有不到30%的患者有定期至眼科門診檢查,多數病患常是眼睛模糊或看不見才緊急至眼科就醫,錯失治療黃金期。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定期至眼科進行眼底檢查,如已發生視網膜病變則需積極接受治療,遠離失明危機。陳瑩山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治療黃斑部水腫,以「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眼內注射為主流,可阻斷新生血管生成、消水腫,讓血管吸收水分的能力增強,使血管恢復原有功能,視力也能獲得改善。

年底應酬多 確實控糖避免眼中風

最後,陳瑩山醫師提醒,年底尾牙、感恩聚會少不了,糖友們切忌暴飲暴食,飲酒過量更會使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惡化,導致爆血管或視網膜病變合併眼中風,造成病理性的飛蚊症等症狀。平日更要積極控制血糖,每日測量血糖、維持良好作息與飲食、建立運動習慣及聽從醫囑藥物控制,才能用健康的身體迎接下一個嶄新的年度!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1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大家聞之色變的「水星逆行」又來了!在本土疫情節節高升同時,2022年第2次水星逆行也將在5月10日開始!「被古典樂耽誤的占星師」林緒煒表示,射手座在水逆期間要慎防交通意外,摩羯座也要小心,勿輕易相信謠言,或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以免傷身。 大家常聽說「水星逆行」 實際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8歲賴姓孕婦從懷孕八個月開始,左側鼻腔總是無預警流鼻血,而且情況到了九個月時越來越嚴重,反覆進出急診室。經醫師用藥無法止血,在詳細檢查下,判斷應為「妊娠性鼻炎」;考量胎兒與產婦安危,醫師會診婦產科行剖腹產,並在產後直接執行「蝶顎動脈結紮術」,讓患者擺脫鼻血流不停的困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哲遠報導】近日本土疫情延燒,連日上萬例的本土確診個案也讓許多民眾十分憂心。為化解民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懼與居家隔離的恐慌,《健康醫療網》特別電訪於4月26日確診後,正在居家隔離的董先生,請他分享確診以來的心路歷程與經歷。 快篩陽性下一步是什麼?PCR檢測、隔離實例分享 已接種三劑疫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