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1歲男反覆血栓、心肌梗塞 竟是罹罕病血小板增多症

31歲男反覆血栓 心肌梗塞 竟是罹罕病血小板增多症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31歲林先生3年前因心肌梗塞送醫急救,心導管發現右冠狀動脈大量血栓造成血管阻塞,安排多次血栓抽吸術後仍有殘存血塊,抽血發現血小板數目極高,確診為血小板增多症,爾後又因另1條血管阻塞,透過置放支架將血管打通,即便多次於鬼門關徘徊,女友始終不離不棄,林先生重拾健康後,立刻娶回美嬌娘,現今更享受育兒生活,可謂三喜臨門。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王宇澄表示,患者到院時發現其右冠狀動脈嚴重血栓,住院期間經過多次血栓抽吸術治療,並使用多種藥物,方才穩定病情。由於病患年輕,且大量心血管血栓的表現並不尋常,於是安排抽血檢查,發現其血小板數目高達57萬/UL(正常值為15萬~45萬/UL),超出標準太多,便轉介至血液腫瘤科進一步檢查。


之後透過骨髓檢查及基因檢測發現,患者因基因變異,確診為「血小板增多症」,才會造成凝血功能異常,出現反覆性出血及血栓的情形,為避免頻繁栓塞造成的潛在危險,透過降血小板藥物治療後,患者血栓狀況大幅改善。


此外,在急性右冠狀動脈心肌梗塞後,患者雖然於鬼門關前走一遭,但因另1條左前降支冠狀動脈仍有慢性嚴重阻塞,因此1個月後安排第2次心導管手術,經置放支架後打通血管,終於順利康復,於門診持續追蹤與接受藥物治療。兩年後經心臟電腦斷層檢查,確認3條冠狀動脈血流供應順暢,林先生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兩次住院過程中,皆由女朋友悉心照料,而林先生更於去年底開心娶回美嬌娘,享受育兒生活,令重獲新生的他大呼:「會好好珍惜得來不易的健康!」


31歲男反覆血栓 心肌梗塞 竟是罹罕病血小板增多症▲治療前後的心導管影像圖。(圖/亞大醫院提供)


醫師指出血小板增多症雖為罕病 心肌梗塞年輕化的現象仍需注意


王宇澄指出,心肌梗塞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門診因心肌梗塞就醫的年齡層大幅下滑,雖然多數是因抽菸、三高所致,但若如林先生不明原因反覆血栓,且無論運用任何治療方式都不見效,則需進一步釐清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血小板增多症每年發生率僅千萬分之一,此症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前者為基因變異,使得骨髓中血小板前驅細胞不正常增生,導致血小板數量激增,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必須透過降血小板藥物治療;後者是因感染、藥物或缺鐵性貧血等造成血小板增加,通常只要找出病因並排除即可。


王宇澄提醒,雖然血小板增多症臨床上並不多見,但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仍因注意膽固醇、糖尿病、三酸甘油脂指數與家族史,若有三高問題應遵照醫囑服藥,當出現運動走路會喘、胸悶胸痛等症狀,應盡速赴醫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什麼情況下需要剖腹產? 醫師:母子均安比看時辰重要
▸彩雲颱風帶來豪雨為南部解渴 汗皰疹患者無奈成受災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如果突然感覺頭暈頭痛、全身痠痛、呼吸不順、容易緊張、便祕或腹瀉,看醫生卻找不出原因,吃藥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多半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的禍。對許多人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卻比疾病更棘手,但對營養師來說,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很簡單,選對早餐組合也很行! 自律神經系統難控制 壓力大、睡不好易失調 大千綜合醫院...

閱讀詳情 »

想要提供運動瘦身效率,運動前跟後到底該怎麼吃東西?聽聽專業營養師說的就對啦! 奇怪,明明就很認真在運動,但瘦身卻一直遇瓶頸,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突破關卡呢?這次美女營養師程涵宇出席保健食品品牌萊萃美的活動,妞編輯特別請她分享運動前後怎麼吃,才能讓瘦身更有效率, 趕快筆記!   營養師程涵宇 ...

閱讀詳情 »

炎夏到來,老是頭重腳輕、倦怠不適?小心可能是暑邪上身,釀熱感冒惹禍!中醫表示,想要避免暑邪上身,除了平時適度食用有利祛暑利濕的銀耳蓮子湯、綠豆薏仁湯外;民眾不妨可試著自製漢方「生脈飲」,也是不錯的日常調理、保養選擇。 中醫表示,想要避免暑邪上身,除了平時適度食用有利祛暑利濕的銀耳蓮子湯、綠豆薏仁湯外...

閱讀詳情 »

北市1名30歲出頭的林姓男子,平時身體狀況不錯,正值青壯期的他熱愛旅行,喜歡到處走走,直到最近1年半,偶有右側頭部脹痛問題,到了半夜人靜時,右耳會出現像流水聲的耳鳴,在睡夢中被喚醒,就醫才發現是右腦頂葉有1顆4公分大小的腦內動靜脈畸形瘤作祟。 院長蔡清標(右)表示,動靜脈畸形瘤是一種先天性異常的腦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