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8愛女人自我檢測 揮別尿失禁陰霾

  據統計顯示,在40歲以上台灣女性之中,高達57%曾罹患下泌尿道疾病,且復發率高達8成以上。然而,患者的就醫比例卻非常低,女性患者更僅有14%會諮詢專業醫護,許多患者也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期,甚至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

  為響應國際婦女節,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攜手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於今(8)日宣布成立「婦女泌尿健康守護者聯盟」,首度串聯全台30間醫院舉辦衛教講座,除了希望提高民眾對於泌尿健康問題的認知,同時推動「收放自如」網路活動,提供病患與照護者正確的疾病衛教資訊,並提供線上快速自我檢測服務,幫助民眾判斷自己是否有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

  許多人常誤以為下泌尿道疾病(例如:夜尿、頻尿、排尿疼痛等)是年長者的專利。台灣尿失禁協會理事長暨耕莘醫院泌尿科部主任廖俊厚教授指出,罹患膀胱過動症的機率的確隨年齡而增高,但現代人長期處於高壓、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也常會受到生活型態的影響,在門診也常有30幾歲的女性病患,因下泌尿道疾病而求診。

  為鼓勵30歲以上民眾進行快速自我篩檢,婦女泌尿健康守護者聯盟提出「38愛女人」,3和8分別包含了膀胱過動症的重要評量指標,包括:3大常見症狀(夜尿、頻尿、急尿),以及每日排尿次數超過8次(含),都是高風險族群。廖俊厚強調,這些指標對男女性皆適用。

  有關膀胱過動症的3大常見症狀方面,廖俊厚補充說明,夜尿是指夜間起床排尿次數超過2次以上;頻尿則是每日排尿次數超過8次以上;急尿是突然有到急尿感且需要立即上廁所,可能有漏尿或尿失禁的情況發生。

  在台灣,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患有膀胱過動症。其中,孕婦、產後、或是正在經歷更年期的婦女,更是膀胱過動症的高危險族群。膀胱過動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很大,患者很容易因此而焦慮、憂鬱、自信心低落,甚至降低工作效率或影響社交。廖俊厚提醒,只要及早就醫,多數症狀都是可以被治療的,這是降低膀胱過動症對自身、朋友及家人生活影響的重要關鍵。

相關推薦

久坐痠痛怎麼辦?這樣調整秒見效 現代生活中,坐在辦公桌前使用電腦工作已非常普遍。然而,一旦長時間坐在椅子上,就會持續累積腰部負擔。在站姿狀態下,足關節、膝蓋和髖關節等具有緩衝作用,可分散壓力,但坐著的時候,負擔就會全部集中在腰部。 (圖/https://pixabay.com/) 圖說:為避免久坐痠...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張錫銘/台北報導 睡眠一直是醫療的盲點,唯有一枕入「魂」才能真正達到休息!研究睡眠三十多年的洪斯文先生畢生研究所學顱薦椎手法的職人魂。對健康養生的奧妙為之入迷的斯文爺爺,想在有生之年能夠把此概論永續傳承,無奈畢生研究及手法是無法複製其經驗的,故苦思專研能轉化成實體物品並藉以傳達職人靈...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綜合報導】 在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良的見證,以及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基辛格)的祝福下,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副會長楊泮池和英特爾業務行銷暨公關事業群副總裁汪佳慧今(12/2)日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促進台灣智慧醫療發展,接軌台灣與國際夥伴之...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台灣口罩再度讓世界驚嘆!不僅陪伴台灣人挺過嚴峻疫情,更成為個人意識展現的象徵,真正在地精緻化的《台灣康匠》,攜手旗下三大品牌「天天防護口罩、匠心口罩、友你口罩」在今年醫療科技展盛大發表成果,現場展出「匠心鋼彈」、「奶油獅口罩主題區」、「熱血英雄奧運選手專區」、「台灣高鐵╳卡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