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D列印細菌與大腦 這裡有設計圖 | 健康達人網

3D列印細菌與大腦 這裡有設計圖 健康達人網

你對 3D 列印感興趣,想「印」出一堆有趣的小玩意兒,但你可能沒有辦法自己設計出圖樣。不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推出的 3D 列印交換(3D Print Exchange)服務,可以讓民眾自行下載、分享與編輯各種醫學相關的檔案,從人腦到死掉的病毒都有。下載的檔案可以讓 3D 列印機讀取,而民眾也可以上傳自己的作品給大家分享。

目前網站已經有的資料包含人體各種部位骨骼結構、組織、醫療器械、蛋白質分子構造、病毒、細菌等。NIH 所屬過敏與感染病中心研究員 Darrell Hurt 協助建構這個網站,他表示建立這個網站,希望像 YouTube 一樣的使用經驗,但又能讓大家交換與分享 3D 列印檔案,或者評論,甚至自行修改。

3D列印細菌與大腦 這裡有設計圖 健康達人網
▲網站上可以直接旋轉 3D 模型(圖片來源:3D Print Exchange)

NIH 目前已經開始應用 3D 列印製造一些較為特殊的實驗室器材,或是人體結構模型以便醫師擬定一套醫療計畫;透過 3D 模型,科學家要研究蛋白質、細菌或病毒也可以獲得更多認識。Hurt 就說,與其在電腦上研究一個圖像 15 年,不如手上直接拿一個實體的模型要來得有意義。

Hurt 表示這個資料庫將不僅完全免費,也開放給所有人都可使用,「誰知道也許某個地方某個孩子善用了資料庫的 3D 模型又分享出去,讓半個地球外的誰得到啟發。」你也想為醫療 3D 列印領域提出一些貢獻嗎?希望可以在這個網站上看到你的名字。

3D列印細菌與大腦 這裡有設計圖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3D Print Exchange)

(封面圖片來源:NIAID)

延伸閱讀

相關資訊

相關推薦

圖翻攝自ptt01 痔瘡是指肛門內部或外部的靜脈腫脹,為骨盆和直腸靜脈壓力過大所致,與便秘、腹瀉和排便用力過度有關。最常見的症狀是血便,你可能發現衛生紙或馬桶裡有血。痔瘡可能會發癢、發痛,多數是排便用力過度引起的。肥胖、抬重物和懷孕也會引起痔瘡(胎兒在孕婦子宮裡慢慢長大,壓迫下腹靜脈,引發痔瘡)。...

閱讀詳情 »

美國科羅拉多州1名27歲女子克莉絲汀(Christine Nguyen),從小一直有濕疹的困擾。後來她去動了隆乳手術,不料噩夢就此來臨。「矽膠」假奶讓她過敏狀況更嚴重,甚至還無法與男友發生關係,還讓兩人幾乎因此分手,也讓她覺得自己失去吸引力,想要自我了結,放棄生命。  據瞭解,克莉絲汀從1...

閱讀詳情 »

兒科雜誌上最新刊登一則醫學報導,警告醫生,給嬰兒開出杏仁奶處方,可能會讓寶寶罹患一種自19世紀以來已經消失的疾病。這名小病人在2個半月大時,因為喝基於牛奶的配方奶起皮疹,醫生告訴嬰兒的母親,只能給寶寶喂杏仁奶。可只喝杏仁奶的小嬰兒,長到11個月大時,出現了非常奇怪的症狀。西班牙瓦倫西亞的Hosp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