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D列印大藥進!

3D列印大藥進!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15年八月初通過了首例3D列印藥錠─Spritam (levetiracetam),無疑震撼了製藥產業,並奠定未來3D技術的新趨勢。

大幅減少製程時間及開銷

3D列印技術,又稱「增量製造」,是一個在電腦控制下不斷添加、層疊原材料的過程。隨著科技進步與發展,在過去十年間,3D列印已逐漸被應用於諸多領域,從食衣住行到人文藝術,從家用飾品到環境再造,從汽車零件到火箭外殼,皆有此技術之身影。其優點為生產快速,大幅減少製程的時間與開銷。近來3D列印也被運用到製造移植器官和器械等醫療領域,而SpritamR為目前全世界第一例經衛生主管機關核准的3D列印藥品。

只要一小口水就能快速分散

Spritam為一種口服抗癲癇藥物,主成分為levetiracetam。有別於傳統利用機械加壓打製藥錠,3D列印機藉由層疊概念,先列印一層藥粉再加上一層藥粉黏著成分,再一層藥粉,以此類推逐層加疊而成錠劑。此技術生產的藥品,內部構造呈多孔狀,基於內部表面積高,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被很少量的水融化。只要一小口水就能使藥片快速分散,實為不易吞服者之一大福音。

除此,3D列印製程中,可於層層列印步驟間添加多樣矯味劑,故可提供比以往更豐富多元的矯味產品。另3D列印技術,也可以依照病人的狀況去調整藥品的劑量,在個人化醫療方面,可說是一大躍進。

提高服藥意願、方便性及治療效果

許多慢性病人需要長期服藥以穩定病情,但往往藥品的大小及適口性不佳影響服藥順從性,導致病情控制不如預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也許未來藉由3D列印製藥技術,可提高孩童及吞嚥不良病人的服藥意願及方便性,並減少吞藥時的困難度及危險性,提升藥物治療之效果,達到疾病妥善控制之目的。

3D列印藥品打造專屬治療方式

科技日新月異,隨著新技術的開發,打破傳統許多觀念,也逐漸導入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化醫療時代,針對每個不同的個體,打造專屬的治療方式。而3D列印藥品,雖然目前僅在美國核准上市,但相信不遠的將來,其可以為人類的醫療環境帶來重大的改革。(文章來源: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蔡宜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6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1名33歲林姓女子從去(2019)年下半年開始,經常不明原因感到天旋地轉,眩暈時常伴隨著噁心嘔吐、全身不適,就醫時才被診斷為耳石鬆脫,該女子在治療期間遲遲不見好轉,因此自行上網參考「耳石復位術」教學影片,並試圖照著影音內容模仿,沒想到反而引起更嚴重的暈眩感及緊張發冷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3C時代,無論居家或工作,電腦、手機總是看不停(CVS),小心電腦視覺症候群!眼科醫生Rishi Singh表示,將近9成螢幕使用者都經歷電腦視覺症候群,出現視力模糊,眼睛灼熱或刺痛,對光敏感,頭痛、背部和頸部疼痛。對此,他在克里夫蘭醫學中心衛教網站提出6點措施舒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花蓮報導】炎炎夏日,依據傳統中醫「冬病夏治」的原則,對於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是最佳的治療時機。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對冬天較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依據節氣曆法計算,今年的三伏天分別是7月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9歲徐先生,糖尿病史約5年,空腹血糖180 mg/Dl(正常值70~100 mg/ dL),糖化血色素8.6%(一般建議控制在7%以內),主訴容易口乾,進而前往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就診,被診斷為糖尿病的上消證型,治療上以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為主,開立沙參、玉竹、麥門冬、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