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成的乳癌可預防! 快認識生活中的各大乳癌危險因子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名列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首位,死亡率更是女性癌症死因第4位,但乳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國健署表示,據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約4成的乳癌可藉由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想護乳房健康,得從認識乳癌危險因子開始。

乳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以及具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與生活型態有關的危險因子則包含: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

國健署強調,因此,女性除了得多加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的乳癌風險之外,也要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適時釋放身心壓力。尤其,研究顯示,過重及肥胖者,與正常體位者相比,有較高的乳癌罹患風險,過胖增加近6成乳癌風險。

原來研究顯示,女性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5,罹患乳癌風險就會增加17%;BMI大於30,罹患乳癌風險則增加37%;BMI大於35,罹患乳癌風險將增加近6成。

值得注意的是,缺乏身體活動者亦有較高罹癌風險;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女性,其罹患乳癌的機率比不愛運動者降低2至4成,女性每周多運動1小時,約可降低6%罹患乳癌的機率。

國健署提醒,即便已經罹患乳癌,肥胖的病人也被發現比健康體位的病人預後更差,復發機率也較高。呼籲女性應維持健康體位(18.5≦BMI<24),透過
均衡健康飲食,控制飲食份量、聰明選擇食材來維持體態。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華女足前往疫情嚴重的印度參加亞洲盃,儘管全程高規格防疫,仍有8名的球員與隊職員確診,2名隊職員雖已痊癒轉陰,還有6名球員的PCR檢測呈現陽性反應,今(8)日搭乘華航包機,從印度孟買直接回台灣,預計傍晚5點返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透露從安排機上座位開始...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研究組織(AICR)癌症一直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之首,而癌症的發生很有可能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那麼要怎麼從日常飲食改善呢?不妨參考,美國癌症權威【美國癌症研究組織】列出26種抗癌食物吧!26種抗癌食物(蘋果、蘆筍、藍莓、綠花椰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26例COVID-19本土個案。其中22人都是先前桃園、台北群聚案件的相關居家隔離者在解隔離期滿或隔離期間採檢陰轉陽,但最引發關注的是新北市突然冒出一起一家四口的不明感染,包括爸媽以及一對姐妹花全確診,因為妹妹出現感冒等症狀快...

閱讀詳情 »

▲食藥署長吳秀梅強調福島食品解禁之後,邊境會持續嚴格把關。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結束長達11年的禁令,行政院今(8)日上午正式宣布解禁日本福島周邊食品,恢復可以輸入台灣,政院記者會一結束,食藥署隨即對外正式預告「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草案,及預告「輸入日本特定食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