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日斷食」瘦超快 代價是「膽結石」上身? 醫師點名高風險族群勿亂試

5日斷食」瘦超快 代價是「膽結石」上身? 醫師點名高風險族群勿亂試

哪些人易發生膽結石?  暴飲暴食、不吃東西都是高風險群

吃飯習慣太差,當心「膽結石」上身?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學豪醫師接受專訪指出,最常見的膽結石是「膽固醇性膽結石」,多呈現為白色或黃白色。膽固醇代謝經由肝臟排出,當膽固醇在膽汁中濃度增加,就可能造成膽結石。另一種膽結石的常見原因,則是感染性疾病或血液疾病產生過多的膽紅素,而在膽囊中形成「色素性膽結石」,多以黑色或咖啡色呈現。

張學豪醫師解釋,膽汁由肝臟細胞分泌,平時會存在膽囊裡,就像一座蓄水池,若膽汁長時間處於不流通狀態,就易形成膽結石。醫師提醒,吃飯時間過短、長時間禁食等習慣,會增加膽結石機率。暴飲暴食則會讓膽汁急速分泌與收縮,導致膽囊功能失衡,容易引起膽結石問題,三餐不定時、不定量者尤須特別注意。

太常攝取不健康不當的飲食內容,也是形成膽結石的原因之一。張學豪醫師表示,平時習慣吃高油、高糖或高膽固醇食物,會增加膽固醇性結石的風險。如果本身又屬於膽結石高風險族群,例如中高年齡族群、肥胖患者、喜歡吃油炸食物、三餐不正常、水喝太少或缺乏運動者、女性,更應注意維持良好作息與飲食型態,以降低膽結石發生。

5日斷食」瘦超快 代價是「膽結石」上身? 醫師點名高風險族群勿亂試

 

切掉膽囊就不會有膽結石發生?  生活習慣不改善仍有機會復發

張學豪醫師提醒,常見的膽結石症狀包括上腹痛、右上腹痛。患者容易以為是胃炎,胃食道逆流或消化不良,因而忽略症狀、甚至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醫師表示,當膽結石造成症狀,引起膽囊炎、甚至膽道阻塞導致膽管炎時,可能須透過微創手術進行膽囊摘除。不過手術之前,必須衡量病人的年紀及身體狀況,再決定治療方式。

張學豪醫師提醒,接受膽囊手術後,肝臟仍會繼續分泌膽汁,倘若未改善生活習慣,不只可能出現膽結石復發,肝外的膽道、膽管也可能有結石風險。每年約有5%的膽結石患者產生症狀,曾發生膽結石症狀者,復發機率更高,且常在一年內再發生症狀。

張學豪醫師表示,曾有膽結石患者,不改以往大吃大喝、下班喝酒應酬等習慣,結果腹部疼痛難耐,急診就醫後才發現不僅膽結石合併膽囊發炎,還併發胰臟炎,甚至出現腎衰竭和呼吸困難,最後送進加護病房,住院治療近一個月才出院。

張學豪醫師認為,要預防膽結石發生,最好的方法是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避免高膽固醇、油膩的食物,平時多運動、多喝水,更重要的是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一旦有異常情況則及早治療。醫師提醒,家族有膽結石病史者,且有肥胖、血液疾病、血糖問題、酒精性肝病等等症狀,應定時接受肝膽檢查。

5日斷食」瘦超快 代價是「膽結石」上身? 醫師點名高風險族群勿亂試

「5天斷食」瘦超快有代價?  當心膽結石和食道癌風險

近期網路盛行「5天斷食挑戰」,不少網路紅人親身實測,據說能幫助體重下降甚至減少體脂肪。然而,長期間沒有正常進食,是否會影響肝臟正常分泌膽汁的功能?張學豪醫師表示,過度節食的確會增加膽結石風險。劇烈減重時會使脂肪細胞迅速消耗代謝,血中膽固醇濃度容易起伏不定,導致膽固醇性膽結石的機率上升。

張學豪醫師提醒,本身有膽結石、慢性胃炎、胃食道逆流、消化道潰瘍患者,較不適合進行所謂的「5天斷食法」,因為在人體空腹時,胃酸仍在運作且可能分泌過多,對於本來有胃部疾病、胃酸逆流患者,容易造成不適甚至胃發炎、胃黏膜病變。醫師提醒,長期胃食道逆流會增加黏膜病變與食道癌風險,需要格外注意。

張學豪醫師認為,5天斷食法雖能讓體重數字下降,但大部份流失的是水分及肌肉,並非最健康的減重方式,也不適用於所有人。單純斷食雖無礙於肝臟正常運作,但會影響胃與膽的健康。建議進行任何斷食方法之前,應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另外,採用斷食法時,於進食期間仍要適當攝取維生素、蛋白質,以維持肝膽及身體各器官的機能。完全不攝取任何營養素,可能造成身體的未知傷害。

 

 5日斷食」瘦超快 代價是「膽結石」上身? 醫師點名高風險族群勿亂試

相關推薦

經常感覺疲倦、怕冷,還容易發胖嗎?你可能是缺「碘」喔!國健署調查,台灣一半以上的人都缺碘,不僅建議大家選用加碘的鹽烹調,並多吃海水魚貝類及海帶、紫菜、海苔等含碘豐富的食物,就能改善。大家會不會經常覺得疲倦、怕冷,或是飲食正常卻容易發胖,小心是缺「碘」了。國民健康署建議,家中烹調最好選用加碘鹽,並多吃...

閱讀詳情 »

家人一開始將她鎖在了院子裡,但她在牆上挖了個洞,跑了出去。(視頻截圖) 聊城陽谷縣一名瘦弱的女子被一根指頭粗的鐵鏈鎖著,想要掙脫卻不能,看著十分可憐。 據山東廣播電視台《每日新聞》報導,記者從一段視頻中看到,一位婦女衣服凌亂,頭上裹著一塊花布,腳上鎖著一根指頭粗的大鐵鏈。見有人來,婦女撿起地上的石...

閱讀詳情 »

「俺本來活蹦亂跳的小丫頭,就是有些嘔吐,門診輸了兩天液就給輸沒命了。」昨日,接到鶴壁一讀者反映後,記者展開調查。 據妞妞的父親介紹,他家住廟口鎮山郭莊村,本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妞妞兩歲半,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時由爺爺奶奶照看。5月21日,孩子嘔吐,家人帶她到廟口鎮「宗慶中西醫診所」看病。醫生診斷為「胃...

閱讀詳情 »

子宮頸抹片檢查,讓不少台灣女性在零期癌就被發現,存活率可達百分之百;不過一次抹片的準確率約達60至70%,敏感度不夠。為輔助抹片精準度,台灣雙和醫院婦產部主任賴鴻政研究團隊,自2005年至今,歷經十年研究,發現子宮頸細胞基因甲基化檢測結合抹片檢查,準確率有89%,是子宮頸癌篩檢的重大突破。賴鴻政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