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5大動物性膠原蛋白,養顏顧筋骨

膠原蛋白!不僅愛美的女人趨之若鶩,銀髮族為了顧關節也愛不釋口,但說到底,富含膠原蛋白的食材如豬腳、牛筋以及雞腳、海參、魚肚等部位,口感咕溜又入口滑順,好吃得不得了,享受美食的同時又能養顏顧筋骨,一舉數得啦!
5大動物性膠原蛋白,養顏顧筋骨
國人日常飲食中,富含「膠原蛋白」的食材,包括豬腳、豬軟骨、豬皮、豬耳朵、豬尾或牛尾、牛筋,以及雞腳、雞皮、雞翅與海參、魚頭、魚皮、魚翅、魚肚等,其特性在於咀嚼時帶些Q勁,兼有咕溜咕溜的入口滑順感。

《五種常見動物性膠原蛋白》
豬腳與豬皮
豬腳和豬皮皆富含膠原蛋白,能滋陰補血,美容養顏。豬皮富含膠質,可改善喉嚨疼痛、婦女貧血、月經失調;豬腳含鈣、鐵質,有助於生長發育和減鍰骨質疏鬆,適合身體虛弱、產後缺乳、腰腳無力時補充營養。

雞腳與雞皮
雞腳富含蛋白質、鐵質,其脆骨及韌帶別具風味,適合當滷味零嘴,亦可燉食進補;雞皮有美顏防皺之效,但熱量高,雞腿皮的熱量尤高於雞胸皮,雖富含膠原蛋白,仍應適度食用。

牛筋
牛筋的營養相當均衡,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且富有彈性,肥而不膩,與牛百頁、牛腦髓並稱爲「牛中三寶」,以牛後蹄的筋爲佳。惟其與豬腳都屬高脂肪含量食物,不宜多吃。

海參
海參號稱「大海之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每一百公克中的脂肪含量只有0.3克,且不含膽固醇。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膠質、海參素等,屬溫補食材。

魚類
魚類的蛋白質含有人體所需之九種必需胺基酸,這些蛋白質約有八至九成皆可被人體吸收利用,是絕佳的蛋白質來源。魚類的蛋白質,肌纖維構造較短,易於消化吸收,魚肚、魚皮、魚翅部位,富含豐富的膠原蛋白。

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提醒,動物性的膠原蛋白食材多半富含脂肪,如為補充膠質而吃,容易吃進一堆熱量。因此,若想從動物性食物中攝取膠原蛋白,應以每週不超過三次為原則。

她也建議多樣化攝取脂肪含量較低的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牛奶、蛋、豆類等蛋白質食物,一樣可以取得體內自行合成膠原蛋白之胺基酸原料。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A小姐是一個剛生產完兩周的新手媽媽,因為今年五月開始在台灣爆發的疫情,產後的她原本期待的月中生活因為疫情關係也變了調,在卸貨前她總是想像著產後到月子中心享受如貴婦般的生活,有各路親友來探訪她,送彌月禮物祝賀新生兒的誕生,結果月子中心卻因防疫關係限制所有訪客,連最親近的娘家媽媽也只能用手機視訊,A小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糖不穩、心血管風險、肥胖蛋型身材,如果你也是「糖心蛋」一族,氣溫驟降的這個時期,更得當心血壓飆升、腦中風的要命風險!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與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就聯合提醒,民眾最好定期自我檢測8大「糖心蛋」風險因子,一旦出現健康警訊,就要盡快尋求專業評估處置,免得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因為人口老化,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死因已經高居第6位,且有逾3成病人確診時已經轉移,大多接受俗稱「去勢療法」的荷爾蒙治療,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去勢療法就會逐漸失效,常讓許多病人失去抗癌的目標和動力,但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吳文正強調,千萬不要放棄,因為針對轉移性去勢療法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你的雙下巴也跑出來了嗎?國外最新一項調查就顯示,有22%的成年人自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胖了2到4公斤,體重失控成為另類防疫災情,最常見的就是臉上跑出「防疫型雙下巴」。國內就有民眾趁著口罩禁令未解除之前,接受雙下巴消脂療程,卻出現嚴重腫脹、硬塊、潰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