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0 至 59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一定要多吃這 2種水果!

 50 至 59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一定要多吃這 2種水果!
根據研究,人體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系統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功能減緩。(Health&Beauty tips/youtube) 
血液循環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因為身體的器官組織均需要充裕的養分與足夠的氧才能正常運作,血液循環正是扮演輸送的角色,一旦血液循環差,器官組織得不到適當的補給,自然會功能下降。根據研究,人體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系統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功能減緩。
 

30至40歲下降一坡,40至49歲再下降一坡,至50至59歲會有明顯 的退化表現,通常50歲以上的人容易感覺體力大不如前,容易勞累。如果50至59歲還自認寶刀未老,未能及時調整工作或生活、飲食方式,到60至69歲所有病狀就紛紛出籠。

據臨床統計,60至69歲是各種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如高血壓、糖 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白內障、慢性支氣管炎及癌症等疾病,最容易在這個年齡層發生,大部分的人在45歲前都是非常健康的。

如果50歲以後人體便衰竭下去,那麼50歲以後的人生也未免太無色彩了吧;其實人體在70歲之後,身體又將趨於正常,衰老現象趨於平緩。換句話說,如果50至59歲能善加保養,降低身體機能老化程度,有助避開60至69歲的疾病危險期。到了70之後便可以真正健康有活力地享受「人生七十才開始」的生活,且延年益壽。

50至59歲的人如何做健康準備? 

醫師與保健專家建議,50至59歲 的人要先建立防衰老的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應酬,避開容易影響健康的刺激行為,飲食求清淡規律,不過度勞累,不加重生理與心理的負擔。

生物類黃酮最多的水果...百香果和鳳梨

50 至 59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一定要多吃這 2種水果!
百香果(網絡圖片)

50 至 59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一定要多吃這 2種水果!
鳳梨(網絡圖片)

為什麼要提這兩種水果呢?

專家曾對台灣各類水果做調查,看看哪一種水果的維他命C、生物類黃酮最多,但卻不含太多纖維糖份或其他干擾前述成份吸收的物質,百香果被評鑑為第一名,百香果除了種子以外,就是又香、又酸、稍甜的濃縮果汁,黃色是類黃酮的顏色,沒有其他纖維或果肉,實在是最天然的高濃度消炎天然藥物,鳳梨的維他命C與生物類黃酮也很多,雖然果肉纖維糖份稍多,但它富含鳳梨酵素,所以也是很好的選擇 。

如果有「皮膚過敏、鼻子過敏、氣喘、中耳炎」等過敏現象的人除了多吃好油【海豹油、苦茶油之類】,建議每天吃大量百香果試試。
 
從一天四顆開始試試,四顆要分開來吃,不要一次吃完,【可以吃到一天八顆也OK】一個朋友以前鼻子過敏,看遍中西醫都無效,結果大量吃蔬果以後就不藥而癒,這是因為過敏是一種慢性發炎,而蔬果含的消炎物質,所以他很輕鬆就把自己的問題治好了。 

夏天天氣熱,胃口比較差,不妨把飲食中的蔬果比例提高【佔1/2到2/3】又能消暑又能保健。

有人問吃西瓜能否取代百香果,中醫師說不行。因為西瓜太寒,而過敏體質的人有70%!屬於寒性體質,若吃太多寒性水果,症狀反而會惡化,百香果和鳳梨沒那麼寒,屬於涼性,接近平性,所以適合推薦給大家食用。

百香果汁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對機體發揮淨體排毒、淨化機體、避免有害物質在體內沉積,進而達到改善皮膚、美化容顏的作用。 

食用百香果可以減少多餘熱量的攝入,還可以熬合吸附膽固醇和膽汁酸之類有機分子,抑制人體對脂肪的吸收,達到減肥的效果。 

百香果中的VC能參與新陳代謝,能降低膽固醇,淨化血液,另外,百香果中富含的B-胡蘿蔔素、SOD酶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從而減少細胞發生癌變的機會,並達到養顏抗衰老作用。 

百香果對咽喉炎、牙周炎、粉刺、胃病、痔瘡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講是特別有效的醒灑良品,見效極快,對防治高血壓也有特效。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女性近年頻頻感到心悸、喘不過氣,原本以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直到某日因為暈眩送往急診才確診為心房顫動,檢查發現她因為長期心律不整導致心臟衰竭,負責打出血液的左心房擴大無力,左心室射出分率僅有21%,遠低於正常水平,情況相當危急。所幸,她經藥物與手術治療3個月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新冠肺炎感染人數超過800萬,死亡病例已達43萬。綜觀全球,我國疫情有效漸緩,防疫成果備受國際肯定。臺北榮總自107年起承接新南向一國醫中心越南計畫,與越方進行多項醫衛活動交流,即使受疫情影響,雙方仍以視訊會議方式保持交流熱度,讓越方...

閱讀詳情 »

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老年族群常見的病灶中,以走路無力、膝蓋疼痛等退化性關節炎最為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多會有疼痛、不良於行,嚴重發炎時甚至有積水水腫等症狀,患者不僅受到疼痛所苦,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症狀還沒嚴重到關節置換的程度之前,多會接受玻尿酸或自體濃縮血小板(PRP)注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冠狀病毒其實是人類常見的病毒,流行感冒有10%至20%由這種病毒引起,但大部分是α群的病毒。大部分的人都有抗人類冠狀病毒的抗體,例如對OC43這型的冠狀病毒,6歲以上的人普遍擁有抗體。不過,SARS、MERS、新冠病毒(COVID-19)對人的傷害比較大,同屬於 β類。冠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