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0年南北貨老店|日芳珍饌堅持天然工法,食在健康

日芳珍饌起源於台南米街(現今新美街)的聯進行,起初經營各式罐頭、乾貨等南北雜貨,後來冷凍技術逐漸成熟,則開始轉為做冷凍貿易的水產事業。今天我們訪問了第二代接班人吳瑞民先生,來一探日芳珍饌的特色吧!

天然工法健康調味,廚師界愛用食材品牌

日芳珍饌的創辦人吳梁惠先生,於1966年從當時台灣最大的南北貨公司當學徒開始,一步一步成長,轉做冷凍貿易的水產事業,獲得全球頂級海鮮食材後,進而開發調理技術,發展幫廚師做好前製作業的天然加工半成品,至今已是飯店(麗緻系列飯店、六福皇宮、涵碧樓等)、宴會廳、餐廳(國寶級總舖師-汪義勇等)、連鎖體系餐廳(王品集團及達美樂比薩)及外燴,食材指定的首選品牌。

50年南北貨老店|日芳珍饌堅持天然工法,食在健康
▲日芳珍饌的天然半加工品為指定飯店愛用食材。(圖/奧丁丁市集

之所以可以成為廚師界的指定愛用品牌,就是以冷凍技術配合「天然」的前置加工方式,保持料理穩定的高品質及合理的價位。當初創立「日芳珍饌」這個品牌的初衷,是為了推廣台灣料理及天然的海鮮食材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知道如何分辨食材好壞,進而了解如何簡易地料理高級食材。

健康是這幾年消費者很關注的議題,而日芳珍饌對「食品添加」的概念採用的是「天然工法」,在生產的調理海鮮中,選用真材實料的「食材」進行調味,例如要加入蒜頭風味,就會選用真正的蒜頭,而不是用蒜精等添加物來處理,雖然增加了開發的成本,但也因天然工法的調味,對消費者的健康更有把關。

50年南北貨老店|日芳珍饌堅持天然工法,食在健康
▲北極貝米雞天然食補海鮮雞湯,傳奇米街的私房手工料理。(圖/奧丁丁市集

二代接班突破衝突與困境,打造品牌與明星商品「淬魚精」

以前是直接維持交貨給餐廳跟盤商,較少與消費者溝通或曝光品牌。在第二代吳瑞民先生接手後,逐漸引入了「品牌」與「B2C」的概念去發展。例如在台南新美街的門市,就是在與第一代吳梁惠先生幾經溝通之下,才能夠裝潢成現在符合消費者的風格。吳瑞民先生說,遇到與第一代有想法或觀念不同時,會更努力去跟上一代做溝通與分析,達到共同理解的目標。

淬魚精這個產品開發的源頭是,其實台南人過去都是用虱目魚湯來為孕婦做營養補充與追奶的效果,基於這個出發點,日芳珍饌嘗試用「虱目魚」來做相關精補類產品的開發。在決定開發後,對於「要不要加水」、「口味調整」以及最重要的「普林控制」,當中花了非常大的力氣去實驗與討論,前前後後共花了五年的時間做開發與研究。何況秉持著「天然工法」的方式去開發,只能透過溫度壓力的「物理控制」來做實驗與調製,堅持不用化學添加物,最後終於成功開發出「淬魚精」這項商品。

50年南北貨老店|日芳珍饌堅持天然工法,食在健康
▲耗時五年開發的天然淬魚精,為全家大小都能喝的營養聖品。(圖/奧丁丁市集

魚類的蛋白質其實比肉類都對人體更好,但是因為魚類的蛋白質如果淬取技術不對,非常容易變質,產生所謂的「腥味」。日芳珍饌在技術上開發出「雙淬工法」來克服這一點,為了讓大家能夠直接喝到最完整的虱目魚營養,沒有額外添加中藥或是薑,可以直接吸收到天然的蛋白質、胺基酸、牛磺酸與多醣體,適合全家大小都能飲用,這一點也是獨家技術唷!

不是自己敢吃、愛吃的,也不會推給消費者

日芳珍饌60年來對於食材的專業與品質,成為台灣餐飲業界知名的品牌。這出發點就是在對食材的「堅持」。用心做出給家人與自己敢吃、愛吃,喜歡吃的成品,是日芳珍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念。今後可能會有許多產品的開發,重視專業與品質的日芳珍饌,都會先達到他們能放行的「要求」,才會嘗試推廣到市場。

最後,吳瑞民先生非常謙虛地說:「日芳珍饌從B2B到B2C,走過了60個年頭。我們或許不是市面上CP值最高的冷凍水產,但我們希望能夠帶給大家『高品質』的海鮮與調理水產以及正確的料理知識。今後也請各位不吝給我們意見。」

50年南北貨老店|日芳珍饌堅持天然工法,食在健康
▲日芳珍饌品質嚴格要求,讓您放心安心吃。(圖/奧丁丁市集

如果還沒嚐過日芳珍饌的食材或淬魚精,真的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嚐嚐看唷!

【看更多職人專訪】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微信 腳,是我們人體的第二大腦,可見腳在身體各個器官中的有多重要。男人們,你的腎好不好,完全可以通過腳部看出來喔!快來學習足部自檢方法。   腳趾 圖片翻攝自微信 伸出你的腳趾來,一般來講,腳趾夠長夠粗,腳部越寬越厚實的人越長壽。不要再嫌棄自己的腳長得像豬蹄了,又肥...

閱讀詳情 »

私密處發炎,是許多婦女難以啟齒的困擾。主要是因為台灣天氣悶熱潮濕,如果內褲又沒有清洗乾淨、喜歡穿緊身褲等,就會提高細菌大量繁殖的可能性,因而引發感染的風險。 私密處發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炎症可能會蔓延到其他器官,造成交叉感染,對於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跟新陳代謝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對身體健康危害深遠。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一名62歲楊先生,兩年前感冒痊癒後兩周,突然發現左側脖子有兩顆腫塊,就醫檢查後,竟是罹患了鼻咽癌第3期。當時收治病例的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青劭醫師表示,經過觸診後,發現病患左側頸部有兩塊3x3的腫塊。 兩年前,楊先生進行了MRI磁振造影、腹部超音波等檢查,確定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醫師吳輝雄:「子宮頸癌若能早期發現,幾乎能百分之百治癒,千萬別把可以醫的病,拖到不能醫。」現年70歲的吳輝雄,是頭份的婦科名醫,後來轉任頭份衛生所主任,11年來跑遍桃、竹、苗地區推廣防癌,做了超過一萬人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成功拯救許多婦女生命。臺南市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