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50歲前應該至少做過1次大腸鏡檢查!新式大腸鏡,有效降低腸癌發生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0歲前應該至少做過1次大腸鏡檢查!新式大腸鏡,有效降低腸癌發生率...

新式大腸鏡可減少大腸癌發生率!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及大腸息肉最重要的方法,有些人因害怕大腸鏡檢查造成的疼痛,或是擔心無痛大腸鏡的麻醉風險,而對大腸鏡檢查望之卻步,當心可能因此錯過早期治療疾病的黃金時期。

換水大腸鏡能減輕病人疼痛、提高腺瘤發現率

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謝毓錫研究發現,運用換水大腸鏡較傳統充氣法大腸鏡,腺瘤發現率增加12%,有助減少大腸癌發生。進行換水法大腸鏡檢查時,醫師會先將大腸內多餘的空氣抽出,並以反覆灌水、抽水的方式撐開腸道進行檢查,由於腸道沒有被空氣撐脹變長,維持在塌陷的自然狀態,不但能減輕病人檢查時的疼痛,且大腸鏡進入時已先將大腸沖洗乾淨,讓醫師可以專心尋找腺瘤,提高發現率。

可以增加12%的大腸腺瘤發現率

謝毓錫醫師表示,大腸癌有90%由腺瘤轉變而來,換水大腸鏡的腺瘤發現率為49.8%,充氣式大腸鏡的腺瘤發現率則為37.8%,可以增加12%的大腸腺瘤發現率。謝毓錫表示,每增加1%的腺瘤發現率,可以減少3%的大腸癌發生率。除了減少病人檢查時的疼痛外,一樣有增加腺瘤的發現率的好處。

不良習慣長期恐誘導良性腺瘤成癌

謝毓錫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大腸腺瘤開始都是良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低纖、高脂、高熱量、少蔬果等不良飲食習慣、便秘、致癌物的長期誘導等原因,腺瘤就可能演變成癌症。

謝毓錫醫師提醒,若有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家族史者,應在50歲前至少做過1次大腸鏡檢查,再配合診斷定期追蹤,一般人則在50歲左右進行第1次檢查。此外,若是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也應儘快就醫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專題報導)糖尿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已從過去的第五名竄升為第四名,而家族遺傳、體重增加等,皆是引發糖尿病的因素之一,只是,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在於體重增加的問題,一旦體重增加,不單單只會增加肥胖風險,其實也會影響內臟脂肪,進而增加胰島素阻抗,使糖尿病風險大增。  吃多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0歲的陳先生一個月前感冒,經治療後症狀陸續改善,但咳嗽的症狀依然存在,去過數家診所仍不見起色。至醫院就診時,發現陳先生除咳嗽症狀外,還伴隨有喉頭異物感、緊緊的情形。在吃東西後,不時會有上腹悶痛及胸前時感灼熱刺痛的不適感。醫師判斷應是胃食道逆流所引發的慢性咳嗽,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專題報導)為了所有喝的、吃的,口感都能順口容易下肚,藉以刺激買氣,事實上,今日的人們,幾乎天天與「糖」共伍,即使有意避開,仍會暗中中招,舉例而言,像是不少民眾所寄望瘦身的纖體飲,或是促進身體健康,榮獲國家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的優酪乳,加入糖分更是無可避免,造就所有糖分大軍,彷彿...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健康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也是無可取代的珍寶,但近年來,隨著工作忙碌、生活型態及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普遍民眾在營養攝取上,無法達到均衡,以致於身體漸漸的開始發出警訊,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有多數人就開始服用各式不同的健康食品。  但日前卻有項最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