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6旬婦「頸椎摔成走山」起不了床,醫植骨重建助新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6旬婦「頸椎摔成走山」起不了床,醫植骨重建助新生

61歲黃女士幾年前因一次做志工時不慎摔傷頸椎,開始出現頭痛、肩頸痛,甚至牙痛等症狀,雖有求診復健師做熱敷、牽引,但效果有限,多站一下頸椎就不舒服,2年來整個人像癱瘓般很不舒服。在忍痛多年後,才轉診神經外科決定動手術,然而頸椎術後卻因體內植入物鬆脫導致排列歪七扭八,更使病情雪上加霜。

頸椎滑脫「走山」超難熬!終於等到植骨捐贈解脫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表示,黃女士在幾年前被診斷為頸椎滑脫,隨後做頸椎第3到7節融合術及人工關節置換術。但從檢查影像發現,其手術方法和放置物都不符合醫療常規,以致正面看植入物歪七扭八,側面看則像危樓般搖搖欲墜,醫師也難有辦法處理。而黃女士每次起床前僅能先用按摩、熱敷大半個小時,緩解末梢神經疼痛、左手無力的問題後才能起身。

簡瑞騰說明,後續黃女士在門診追蹤近2年,幸運等到一塊捐贈骨,才得以為黃女士進行頸椎翻修、重建。將近4個小時的手術中,將鬆脫及排列不正的人工椎間盤及融合支架移除後,再做第4、5節的椎體全切除,並植入一段6公分長的捐贈骨,最後再以鈦合金鋼板固定。此次手術包括神經減壓、椎體重建、變形矯正及強力固定,終於一舉解除頸椎「走山」危機。黃女士術後隔天,就奇蹟似的全身舒暢,疼痛、無力也大幅改善。

簡瑞騰強調,頸椎雖然短短7節,但為全身神經通道的「樞紐」,若因姿勢不良、提早退化或因車禍、外傷,病況嚴重到必須手術治療時,必定需慎選醫師及手術方式。黃女士的遭遇,是許多脊椎手術患者的縮影;許多患者長期痛苦難耐,求治心切,卻因少數醫師嘗試未有實證的創新手術,或鼓吹患者植入非絕對必要甚或有害的醫材,往往讓患者花大錢但卻無法消痛,反而陷入長期頸痛、腰痛、全身莫名酸痛的深淵。

簡瑞騰呼籲,有相關情形的患者,在平常生活中就要做好骨頭關節的保養、保健;而醫者更要秉持專業、良知的本分;醫院亦避免屢屢以業績掛帥,這樣才能醫、患、院三贏,幫助更多患者享有健康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全民健康網、中國網、ptt01)   望、聞、問、切。這是中醫診病時的基本手法。“望”指的是觀氣色,從患者的外在表現,判斷其是否有病症。反過來講,身體上的一些表徵,也在提醒我們:健康可能拉響警報了!   唇色的變化,就是中醫望診中的一個觀察項...

閱讀詳情 »

撰文/今周刊 林思宇 流感病毒大鬧全台灣大小醫院,成為繼2009年H1N1流感疫情以來,最嚴峻的一年;若從數字來看,接種疫苗人數嚴重偏低,是「病毒變異」之外,疫情快速惡化的重要原因。 疑似流感的病患做快篩,十個有九個都是陽性,真的很嚴重。」一位敏盛醫院的急診主治醫師這麼說。他坦言,平常醫院的急診室不...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YOUTUBE、醫學百科網、mm)   現代人社會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尤其是年輕人或大學生,往往吃完宵夜後倒頭就睡,結果造成消化不良,因而導致「胃食道逆流」或更嚴重的症狀。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曾有年僅20歲的男大生夜夜「火燒心」,甚至一躺平就...

閱讀詳情 »

  (本圖翻攝自almrsal) (本圖轉貼自微信,下同) 近日合肥一名6歲兒童被查出胃癌,據說致癌的「凶手」直指零食,其父母介紹,由於老來得子,他們巴不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寶貝兒子,孩子剛長兩顆牙齒,就經常託人從國外買蛋糕、麵包、糖果、洋芋片等零食給孩子吃,直至孩子喊肚子疼,拉出來的大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