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65歲婦跛腳走路無法貼地 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行走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65歲的女性患者過去常常扭傷右腳腳踝,十年來不以為意,腳踝的腫痛都會自己慢慢緩解。但是,近來腳踝劇烈疼痛,走起路來嚴重跛腳,腳掌無法貼平貼地,行動不便。因此,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楊子正。X光檢查之後,診斷患者有嚴重的右側退化性踝關節炎,研判病患長時間因扭傷腳踝,造成韌帶受損後的創傷退化性關節炎。楊子正醫師施以「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經過約兩小時手術後,手術後五天出院,回診後,慢慢恢復正常的行走,原本的疼痛感覺也消失了。

65歲婦跛腳走路無法貼地 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行走
術前術後

楊子正醫師表示,退化性踝關節炎目前國際上有兩種主流治療方式,分別是融合手術及人工踝關節手術。過去20年,融合手術是主要的手術方式,可以快速緩解退化性的疼痛,但是缺點是踝關節會失去活動度。近年來,因為人工踝關節設計和技術的進步,先進國家漸漸增加人工踝關節的使用量,也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文獻證明人工踝關節在治療上的成功。人工踝關節不但可以解決退化造成的疼痛,還可以保留關節的活動度,手術後也不需要太長的恢復時間,因此對於合適的病患,有機會給予更好的治療效果。

65歲婦跛腳走路無法貼地 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行走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楊子正

楊子正醫師指出,足踝疾病在骨科領域中並不像脊椎或膝蓋問題這麼常見,但很多足踝問題如姆指外翻、扁平足、肌腱退化等問題也是困擾著眾多的患者,而退化性踝關節炎就是其中一項惱人的疾病。退化性關節炎並不常發生在踝關節中,因為踝關節本身的構造不容易退化,通常退化都是受傷後造成的。因此,即便是小小的扭傷,不好好治療的話,都有可能會造成長遠的影響。退化性踝關節炎是一個不可逆的疾病,通常發生後,就可能只會越來越嚴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會鼓勵患者盡快接受治療。

65歲婦跛腳走路無法貼地 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行走
腳無法貼地

相關推薦

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併發症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禍從口入,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發布亞洲糖尿病患專屬食譜,烹調方法簡單而且熱量只有190大卡。外電編譯 Andrea國內糖尿病患人數逐年上升,統計顯示,台灣有230萬的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說,每十個人就有一人受到高血糖困擾!糖尿病雖然不會讓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生奉獻給台灣醫界的羅慧夫醫師,不但是「台灣整形外科之父」,一手建立制度,學生遍滿全台,更自掏腰包助貧童,這樣的精神也登上國際,由於羅慧夫曾擔任長庚醫院第一任院長,在長庚醫院奔走之下,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就宣布設立「羅慧夫人道獎」,今年10月底就將頒出第一屆「羅慧夫人道...

閱讀詳情 »

家中小朋友便秘了怎麼辦?要不要給他多喝一點水呢?面對寶寶排便不順甚至便秘,看到寶寶排便很痛苦的樣子,許多爸媽們都會很緊張,想趕快幫寶寶解決排便問題,不過兩歲以下的小寶寶卻不見得像大人一樣,可以透過多喝水、多吃蔬菜來解決,那該怎麼辦呢?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表示,針對寶寶不同階段的飲食,處理方式也不太一樣...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太離譜!國內竟有藥廠搞烏龍,把治療重症肌無力的藥物錯誤包裝成安眠藥,被醫院發現不對勁通報,食藥署今(24)日要求新加坡商美納里尼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必須在10月13日前回收這批40萬顆被錯誤包裝的「美定隆糖衣錠60公絲」,並面臨最重200萬的罰鍰。該藥屬於處方藥,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