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65歲婦跛腳走路無法貼地 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行走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65歲的女性患者過去常常扭傷右腳腳踝,十年來不以為意,腳踝的腫痛都會自己慢慢緩解。但是,近來腳踝劇烈疼痛,走起路來嚴重跛腳,腳掌無法貼平貼地,行動不便。因此,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楊子正。X光檢查之後,診斷患者有嚴重的右側退化性踝關節炎,研判病患長時間因扭傷腳踝,造成韌帶受損後的創傷退化性關節炎。楊子正醫師施以「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經過約兩小時手術後,手術後五天出院,回診後,慢慢恢復正常的行走,原本的疼痛感覺也消失了。

65歲婦跛腳走路無法貼地 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行走
術前術後

楊子正醫師表示,退化性踝關節炎目前國際上有兩種主流治療方式,分別是融合手術及人工踝關節手術。過去20年,融合手術是主要的手術方式,可以快速緩解退化性的疼痛,但是缺點是踝關節會失去活動度。近年來,因為人工踝關節設計和技術的進步,先進國家漸漸增加人工踝關節的使用量,也越來越多的學者和文獻證明人工踝關節在治療上的成功。人工踝關節不但可以解決退化造成的疼痛,還可以保留關節的活動度,手術後也不需要太長的恢復時間,因此對於合適的病患,有機會給予更好的治療效果。

65歲婦跛腳走路無法貼地 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行走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楊子正

楊子正醫師指出,足踝疾病在骨科領域中並不像脊椎或膝蓋問題這麼常見,但很多足踝問題如姆指外翻、扁平足、肌腱退化等問題也是困擾著眾多的患者,而退化性踝關節炎就是其中一項惱人的疾病。退化性關節炎並不常發生在踝關節中,因為踝關節本身的構造不容易退化,通常退化都是受傷後造成的。因此,即便是小小的扭傷,不好好治療的話,都有可能會造成長遠的影響。退化性踝關節炎是一個不可逆的疾病,通常發生後,就可能只會越來越嚴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會鼓勵患者盡快接受治療。

65歲婦跛腳走路無法貼地 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恢復行走
腳無法貼地

相關推薦

國內疫情升溫,全國已進入第三警戒。新竹市長林智堅今(24)日召開防疫會議,宣布,為強化防疫,全市餐廳、早餐店、美食街等明起禁止內用,僅供外帶。另外,新竹市防疫網站今正式上線,整合預約疫苗接種、預約篩檢、預約防疫旅館等,也供民眾查詢確診者足跡。林智堅呼籲,社區篩檢站今日啟用,盼民眾將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嚴峻,昨日嘉義縣新增1例本土確診,零確診破功。今日嘉義縣長翁章梁午間召開防疫直播,表示嘉義縣目前仍維持1例確診,並宣布餐飲業即日起至5月28日餐飲業禁止內用,只能外帶、外送,若妨礙防疫措施者,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翁章梁說明,嘉義縣目前確診案例維持1例,居家隔離33人,居家檢疫64人,自主管...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屏東縣昨23日一口氣新增8個本土確診病例,其中7例就在潮州鎮,為了防堵社區傳播鏈擴大,屏東縣長潘孟安指示,立刻在潮州鎮中山公園設立「社區篩檢站」,從24日上午10點起開放電話預約50名、並於下午1時開始採檢。屏東縣潮州鎮一夕之間爆出7例本土確診個案,為全力防堵社區疫情擴散,潘孟安指...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新增287例本土確診,屏東縣共有8例,其中7例就出現潮州鎮,為防止社區傳播,屏東縣長潘孟安宣布今起在潮洲中山公園設立「社區篩檢站」,有症狀的民眾今天下午1時就可開始篩檢。屏東縣潮州鎮今天設立快篩站,屏東衛生局呼籲,有症狀的民眾可以在今天下午1時開始篩檢,之後從早上10時到12時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