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胃食道逆流怎麼辦?!遠離這7種食物、改吃這5種食物

胃食道逆流怎麼辦?!遠離這7種食物 改吃這5種食物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飲食協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許多人不時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但當症狀頻繁發生時,或是在吃了某些食物後症狀加重,這可能表示這是一種更嚴重的疾病-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疾病常見症狀

主要症狀是胃酸逆流,當發生胃酸逆流時,會導致胸口出現不舒服的灼燒感,這種感覺會向上蔓延到頸部和喉嚨,這種症狀通常被稱為胃灼熱;胃食道逆流疾病常見症狀包括:胸痛、吞嚥困難、食物或胃酸逆流、感覺喉嚨有腫塊、吞嚥困難或疼痛、唾液突然過多、慢性喉嚨痛、喉炎或聲音嘶啞、牙齦發炎、蛀牙、口臭、反覆咳嗽或慢性咳嗽….等。

如果連夜間都有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可能會出現-慢性咳嗽、喉炎、新發生的或惡化的氣喘、睡眠中斷….等情況。

另外,嬰兒和兒童也可能會出現類似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症狀,症狀包括:

1. 頻繁的小嘔吐

2.  過度哭泣,不想吃東西(嬰兒)

3. 呼吸困難

4. 經常有酸味,尤其是躺著的時候

5. 喉嚨嘶啞

6. 窒息的感覺可能會影響睡眠

7. 口臭

8. 進食後難以入睡,尤其是嬰兒

增加罹患胃食道逆流疾病的原因

導致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成因,通常不會是單一原因,增加罹患胃食道逆流疾病常見的原因包括:肥胖、懷孕、結締組織疾病(如:硬皮病)、抽煙、經常暴飲暴食、吃飯後直接趴下或睡覺、使用大量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aspirin、ibuprofen)、橫膈裂孔疝氣….等。

加重胃食道逆流疾病的7種食物與生活習慣

某些食物和成分可能會加重胃食道逆流疾病症狀,例如:高脂肪食物、薄荷、巧克力、酒精、咖啡因、酸性食物和辛辣食物皆可能會引發發作。此外,具有抽煙、吃大餐或深夜進食的習慣,也會加重或觸發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發生。

改吃這5種食物,有助預防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發作

研究發現,引起胃食道逆流疾病症狀的一個重要罪魁禍首是-高脂肪食物,美國飲食協會建議,盡量選擇瘦肉、家禽、魚、豆腐和豆類作為蛋白質來源。此外,減少飲食中添加奶油和油脂的量、選擇烘焙食品而不是油炸食品、低脂乳製品替代全脂乳製品、減少吃隱藏高油脂的糕點……都有助於預防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發作。

胃食道逆流怎麼辦?!遠離這7種食物 改吃這5種食物 胃食道逆流怎麼辦,專家說可以這樣治療---https://bit.ly/3phjWQs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幫家中小寶貝顧好一嘴牙,偏偏孩子害怕看牙,一看到牙科診療椅就掙扎哭鬧,怎麼辦?專業牙醫師提供家長3點小訣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長牙就可以帶寶貝來塗氟,一方面保健牙齒、一方面習慣就診」。牙醫師更提醒,乳牙也很重要,因為會影響一生數十年的恆牙齒列及顎骨的整齊穩定與健...

閱讀詳情 »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天正式授權准許嬌生疫苗緊急使用,提供18歲以上成人和老年人接種,嬌生疫苗成為美國獲得批准的第三款武漢肺炎(COVID-19)疫苗。更多消息請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吳孟達肝癌惡化不敵病魔 享壽70歲 看宋七力分身就免疫?陳時...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案956),去年9月至波蘭就學,今年1月28日返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獨自於親戚家檢疫,檢疫期間皆無症狀。指揮中心表示,個案於2月12日檢疫期滿後,返回住家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因預...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延燒,《彭博》公布最新防疫韌性排名,台灣從去年底全球第2名下滑至第7名,原因與疫苗取得數量較低有關。對此,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回應,台灣近期在1個月內出現2例死亡,致死率在53個國家中為倒數第9,也是拖累整體防疫韌性排名的主因素。至於原定2月底抵台的英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