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控制好這12點,一生不得糖尿病,不信你試試就知道!!

控制好這12點,一生不得糖尿病,不信你試試就知道!!

控制血糖一生不得糖尿病~~
要做到以下12點

一生不會得糖尿病
※※吃肉前喝兩勺醋 大大降低血糖水準
1.吃肉前喝兩勺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準。如不習慣喝醋,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

2.減輕5%的體重。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煉,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3.每天走路35分鐘。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週走路4小時,每天35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

4.多喝咖啡。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每天6杯咖啡,糖尿病危險降低29%—54%;每天4—5杯,降低約29%;但每天1—3杯則幾乎不起作用。
※※多吃高纖維食物

5.買食物看清高纖維標誌。有高纖維標誌的食物,能確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纖維,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危險。

6.一周吃速食不超過2次。美國研究發現,每週吃速食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7.火腿香腸要少吃。每週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專家建議,應偶爾吃肉,多吃蔬菜。

8.肉桂有助降血糖。德國科學家發現,肉桂有助於降血脂,進而防止糖尿病危險。肉桂粉可撒在咖啡裡,也可以和蜂蜜一起沖水喝。

 
※※每天保證6—8小時睡眠

9.做事前3次深呼吸。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10.睡眠在6—8小時之間。睡眠經常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番;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

11.不要獨居。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2.5倍。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2.45歲後多關注血糖。血糖指數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專家建議,45歲後、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注血糖。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1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是以控制疫情為主,「不以清零為目標」。隨著台灣疫情的降溫,陳時中指出目前疫情算是控制的非常的穩定,不明感染源也相對的比較少,整體的疫調還是會和各...

閱讀詳情 »

屏東縣牡丹灣Villa渡假村被爆出,在7月13日微解封當晚,開放餐廳讓10多名客人自行煮麻辣火鍋跟飲酒,被人拍照檢舉,並傳這群人中疑包含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陳政聞。對此,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回應,陳政聞已跟政院報告,當天僅和家人去住宿,並無參與晚上的餐會。屏東縣府則強調,只要查有實據,一定會...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日前將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職員工與校內工作人員列入公費疫苗第七類。台南市政府今(18)日宣布,國小教職員將於20日起開始接種疫苗,將有4個醫院,柳營奇美醫院、台南奇美醫院、成大醫院及部立台南醫院負責施打,明日會公布相關時間規劃在教育局資訊中心網站。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中央核撥第七類國小教育人員的...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逐漸趨緩,疫苗覆蓋率也已突破20%。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已有超過862萬人完成意願登記。疫情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日前表示未來4週會先提供AZ疫苗給民眾施打,而在7/11下午2時之後重新選擇AZ疫苗的人數累計共119萬9562人。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公布目前第三輪意願登記已有862萬4621人,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