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7月熱傷害送醫大增2成3! 吃鼻塞藥、血壓藥得防中暑機率變高

▲(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入7月以來,氣溫不斷飆升,只要暴露在陽光底下過久,就有出現熱傷害狀況的危險性!不過,中暑高危險群除了老人、小孩、慢性疾病與酗酒者之外,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提醒,部分藥物也可能影響體溫調節,增加中暑機率,其中就包括了十分常見、治療鼻塞用的抗組織胺,及部分降血壓藥物。

根據衛福部今(24)日公布的最新監測數字,截至昨日為止,7月因為熱傷害就診人次已經達到623人次,比去年7月一整個月的504人次,還多出2成3之多,可見今年熱浪逼人。

什麼是熱傷害?其實包括中暑、熱衰竭、熱痙攣,其中又以中暑最嚴重,而熱衰竭、熱痙攣則是因高溫環境造成流失太多水分和鹽份,所以補充輸液和電解質後就會很快改善。

魏智偉表示,高溫環境下一旦出現散熱調節失衡,造成體溫超過41.1度以上,合併有神經功能異常,如昏迷、抽搐,就是中暑了;中暑初期症狀包括頭暈、頭痛、疲倦無力、噁心、視力模糊、呼吸急促、皮膚乾燥無汗等,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恐引起煩躁不安、幻覺、動作不協調、昏迷等意識障礙情形。

中暑嚴重時還可能併發癲癇、心肺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肝損傷、腎損傷、電解質失衡(高血鉀、高血磷、低血鈣)等,有生命危險。

魏智偉提醒,服用藥物也可能影響體溫調節,造成中暑的機率增加,可能影響體溫調節的藥物,包括具抗膽鹼作用的藥物,如治療鼻塞用的抗組織胺、治療巴金森氏症的藥物、部份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等,可能會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

另外,交感神經作用劑,如咖啡因、麻黃素等,亦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同時增加代謝性熱能產生,使體溫上升;部分降血壓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等,可能使心血管系統應付高溫的調節能力降低,利尿劑則可能影響人體水分與鹽分平衡;最後則是抗憂鬱及抗精神分裂症藥物,抗憂鬱劑會抑制排汗,而治療精神分裂症藥物會抑制體溫調節中樞輸出擴張皮膚血管的訊息,使身體較難排汗散熱。

魏智偉強調,正在服用上述影響人體體溫調節藥物的民眾,務必得補充足夠水分與鹽分、烈日下戴帽子或撐傘遮陽,並且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底下,適當休息並保持通風;更重要的是,切勿自行停藥,若有任何用藥疑慮應諮詢主治醫師,避免病情惡化,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照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上半年「缺血」天數高達86天! 台灣血庫結合臉書發即時警報

懸賞「國產疫苗」補助出爐! 1、2期臨床實驗達標最多拿5億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李全傑在女兒身邊小心照料 女兒體內銅元素嚴重超標,吐血、便血不止 45歲父親急白了頭,願賣腎救女 今天可到鄭大一附院、二七廣場、紫荊山公園為她捐款 14歲,天真爛漫的年紀,可是原本應在教室安靜讀書的周口太康少女李夢夢,只能全身插滿管子躺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患有肝硬化及併發症的她被稱為「小銅女」,現已...

閱讀詳情 »

網路上常常有一些文章會寫到,喝紅酒可以抗癌之類的訊息,這些到底是真是假呢?今天Mary就要帶大家探討,喝紅酒真的能抗癌嗎?  研究指出,紅酒含有白藜蘆醇、單寧,這兩種抗癌成分。 紅酒內也含有葡萄果皮的花色素(花青素?),能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 紅酒對預防癌症、心臟病等有益,但仍然有酒精會傷肝,...

閱讀詳情 »

你以為用了面膜會變漂亮嗎?現在可不一定囉! 台灣報導:消基會報導七成五面膜含有防腐劑,長期使用導致乳癌     香港報導: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宣布檢驗到17 款面膜含防腐劑。其名單包括香奈兒 Chanel,歐萊雅,屈臣氏面膜等大品牌。 而江蘇衛視則報導大品牌面膜為了一敷即白的效果,添...

閱讀詳情 »

便秘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解決方法五花八門,中醫師鍾玄夫表示,「熱」證便秘,多補充蔬果及水分就對了,「寒」證便秘則得多吃薑、胡椒、咖哩等辛香食材……大多數人認為多吃蔬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解決便秘問題,但有人吃了也沒效、甚至愈吃愈嚴重,奇美醫學中心中醫師鍾玄夫表示,便秘分為許多類型,若屬「熱」證便秘,蔬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