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成民眾受痔瘡所苦 運動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許多民眾都曾被痔瘡所苦,輕微者上廁所時會又便血情形,嚴重者因痔瘡外露,碰到就會有疼痛感。醫師指出,痔瘡發生率高達8成以上,不過,輕微者可靠運動加以改善,嚴重者也可靠手術根除,只要別怕不好意思,痔瘡其實一點都不是問題!

「痔瘡就像是肛門的靜脈屈張。」國泰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專任主治醫師許舒淳表示,每個人在肛門口周圍都有很多小靜脈,當這些靜脈不正常擴張或變大時,就稱為「痔瘡」。而靜脈會擴張主要是因長期靜脈壓力增加的緣故,例如便秘、懷孕及長期蹲坐等都會令靜脈壓增加,引起痔瘡。

從痔瘡生長位置來看,「內痔」因為是在齒狀線上面,所以一般都不會痛,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出血,常是在大便後或肛門用力時就會流鮮紅的血;而在「齒狀線」下面的皮膚則對痛覺非常敏感,稱為「外痔」。

如果痔瘡已形成,則預防便秘可避免惡化。許舒淳醫師進一步說明,若症狀不嚴重,一般服用軟便劑、局部藥膏及肛門塞劑、坐浴、運動等都可緩和症狀。較嚴重的則要考慮用手術切除內外痔,一般都是以半身麻醉,住院2-4天,術後一週便可恢復日常生活坐息。

不過,許舒淳醫師強調,痔瘡一旦形成,就很難痊癒,所以最好的治療還是預防發生。提醒民眾,平常多吃高纖食物、多喝水、多運動預防便祕,避免熬夜、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便可遠離痔瘡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99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2/07 春節連假即將開始,在歡樂的年節氣氛下,有一群人卻因經濟或家庭壓力,導致出現憂鬱情緒、呼吸困難、失眠等「年節症候群」症狀。心理諮詢師提醒,可趁春節連假規劃自己的短期、長期人生目標,再明確編列預算,管控好來年的生活方向;另外,每天花15-20分鐘正念冥想,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07 「阿公~新年快樂!我們來陪您圍爐囉!」光田醫院「員工社區關懷志願服務隊」的白衣天使們,為了關懷弱勢獨居老人,這幾天特別到幾位獨居老人家中熱鬧圍爐,讓長輩在嚴寒的年節期間,亦能忘卻孤獨,享受溫暖的天倫之樂。 平日忙碌的白衣天使們有的剛上完大夜班,有的則是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07 研究發現,高脂、高糖食物容易讓人吃上癮,而且就像菸癮、酒癮一樣難戒除,戒吃時還會引發焦慮、憂鬱等症狀,甚至造成惡性循環的暴飲暴食;董氏基金會提醒,年假九天記得少吃高油糖鹽零食,不然除了體重上身,更可能染上「油糖癮」,導致年後很難恢復正常飲食。 該項研究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2013/02/07 美耐皿材質餐具不怕摔,便宜又好用,成為許多餐廳、小吃攤老闆的最愛。不過,國內一項研究卻發現,用滾水泡麵,以拿美耐皿材質的碗來裝盛,吃了之後,檢驗尿液,居然馬上驗得出三聚氰胺,數值為陶瓷碗的6倍。 這項研究負責人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吳明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