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成聶葉形癲癇 術後兩年可停止服藥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頑性癲癇無法透過藥物治療,怎麼辦?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台每1千人中就有1人是癲癇患者,其中約有3成患者是屬於吃藥無法控制的頑性癲癇。醫師指出,頑性癲癇患者約有一半在手術治療後,只要服藥1-2年後不再發作,就可停止服藥,其中,約有8成以上的聶葉型癲癇患者術後都不會再發作。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施養性教授指出,癲癇是一種腦細胞突然異常過度放電、所引發的腦功能失調,約有10%患者是遺傳導致,一旦罹患癲癇就很難根治。癲癇患者中,約有70%是屬於單純型癲癇,也就是患者可靠藥物控制、減少發作次數,但得終身服藥;而另外30%無法靠藥物控制發作頻率的患者,則屬於複雜型癲癇、也就是所謂的頑性癲癇。

施養性教授進一步說明,頑性癲癇患者中,約有50%可透過手術治療,且術後服藥1-2年倘若都沒有發作的話,便可停止服用藥物。目前臨床上,有8成以上的聶葉型癲癇患者在術後都不會再發作。

施養性教授表示,倘若患者有意接受手術,醫師會先進行核磁共振、振子斷層掃描,在透過24小時腦波影像同步監錄系統,找出腦內放電位置;接著再進行評估,找出患者合適的手術方式。

不過,施養性教授提醒,倘若癲癇患者是屬於多發性病灶、找不到病因、放電位置,且容易在術後造成神經受損的話,就不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3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改善吸菸、嚼食檳榔帶來的健康問題,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大專青年菸檳防制服務隊培訓計畫」,讓衛教的工作不只是由醫療人員進行。藉由大專青深入偏鄉社區,盼望將來能讓更多人學會正確的衛教知識,以及正確的衛教方式,讓偏遠社區居民都能更重視自己的健康。預防重於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位小宏(化名)患有思覺失調症,不但家人無法諒解,甚至相愛多年的女友也因此離開;加上持續受到症狀干擾,不斷出現幻聽、妄想等精神症狀,讓小宏無法維持工作。所幸,經衛生所派員多次訪視及協助,衛教家屬正確的疾病及服藥遵從性觀念後,現在小宏已學會和症狀共處,漸漸恢復正常生活。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僅39歲的日本人丹野智文,確診年輕型失智症,他從徬徨無助,到以樂觀的態度繼續面對人生,同時擔任日本RUN TOMO大使,亞東醫院日前特地邀請他分享罹病的心路歷程。他說,期望社會大眾以開放樂觀的態度,透過愛、關懷及陪伴,使失智症者及其家屬得到鼓勵及幫助。公司、家人支持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統計,105年臺北市男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中,口腔癌死因排名由104年第6名上升至第5名,共有180位市民因口腔癌死亡,其增幅達8.5%。有鑑於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凡30歲以上,現行吸菸或嚼檳榔的民眾,應每2年至醫療院所進行口腔黏膜檢查,以保障自身健康,遠離口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