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個好習慣,小鳥胃養成刻不容緩

【8個好習慣 小鳥胃養成刻不容緩】

8個好習慣,小鳥胃養成刻不容緩

1. 飯前喝杯水:每一餐吃飯前喝杯300cc的開水準沒錯,夏天可以選擇涼水,冰塊不要加太多,若不愛喝水則可以喝些無糖的茶飲,幫助產生飽足感讓用餐時不會吃下太多食物。

2. 來碗蔬菜湯:蔬菜湯的好處除了富含植物營養素以外,纖維質含量高更可以增加飽足感,主食前來碗蔬菜湯如同喝杯水一般,有效幫助正餐吃的少一些,湯裡面也可加些菇類營養價值更高。

3. 可以再吃慢一點:吃飯的節奏最忌暴飲暴食,吃得太快除了會吃下更多食物,也不容易消化;放慢速度細細咀嚼,可延長吃飯時間,讓大腦傳遞飽足感。

4. 不要邊吃邊喝:邊吃邊喝容易幫助吞嚥、少了咀嚼反而吃下更多食物,若喝的是含糖飲料或啤酒,熱量更可觀。

5. 體積大、熱量小先吃:體積大、熱量小的食物首選蔬菜類、水果類,若在用餐前還吃了體積小、熱量大的食物像是餅乾、蛋糕等,飽足感低還會攝取過多熱量。

6. 不要等到肚子餓才吃:肚子餓才吃飯覺對是食慾養成的肥料,就像肚子餓跑去逛大賣場,會失心瘋買下超多零食餅乾一般,三餐正常吃是減重的不二法門。

7. 勤吃高纖食物:把主食的白飯改成糙米飯或五穀雜糧,吃蔬菜同時吃菜葉與菜梗且不要把菜渣吐掉,然後可以多吃一些帶皮的水果,平常也可靠些豆製品取代部分肉類。

8. 點心用水果取代:點心盡量不吃久了就不會養成習慣,若一開始想靠點心舒壓,建議可以在上午10點跟下午3點半,各吃1碗份量的水果,種類最好每天都有變化更佳,或是可以選擇25~30公克無調味品的堅果類,幫助降低血液中壞的膽固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心臟的瓣膜疾病在臨床上最常出現的問題是「狹窄」和「逆流」。近年來,由於外科手術技術的進步,再加上經導管瓣膜治療的日新月異,許多病人都因而受惠。由於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早就預見這些不斷創新的治療方式,需要心臟內外科醫師合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多年前就規定心臟內外科醫師必須一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1)說明,今日新增本土案例共23例,為今年以來單日最高確診數;而境外移入45例,含落地採檢29例及居家檢疫16例。其中本土一未知感染源個案18183,因有陪、看病需求進行採檢進而確診,但該案CT值高達37.1,不排除為舊病,現也在二採復驗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拳擊國手陳念琴於2019年確診淋巴癌,正處於拳擊生涯的巔峰期,不僅是世界排行第一名,也已調整好身心狀態,準備將2020東京奧運的拳擊金牌帶回台灣。突如其來的淋巴癌,不僅打亂賽前訓練,也讓心情掉到谷底,但他決定用拳擊精神迎戰淋巴癌。最後經由醫療團隊照護,成功控制淋巴癌,並...

閱讀詳情 »

你喝水,喝對了嗎?   好水加上適量咖啡 提到大腦營養,我必須說,水是最重要的元素。我們大腦含水量約75%、腦脊髓液約99%;喝水不足,不但不利於腎臟尿液形成,連帶腦部反應也會變慢。2013年英國東倫敦大學做了一項研究,當你口渴喝水之後,大腦運作速度增加14%;也有研究顯示,當你穿三層衣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