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振興醫院成立「瓣膜治療中心」 展開全新照護制度

振興醫院成立「瓣膜治療中心」 展開全新照護制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心臟的瓣膜疾病在臨床上最常出現的問題是「狹窄」和「逆流」。近年來,由於外科手術技術的進步,再加上經導管瓣膜治療的日新月異,許多病人都因而受惠。

由於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早就預見這些不斷創新的治療方式,需要心臟內外科醫師合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多年前就規定心臟內外科醫師必須一同刷手上手術台。這種大膽嘗試的手術結果出乎意料的好,因此全國各地的醫院都轉介患者到本院來接受治療,現在經導管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技術與數量,在亞洲已經取得領先地位。

瓣膜治療中心推動 「雙主治醫師制度」

為求精益求精,振興醫院將成立「瓣膜治療中心」,用本院最具核心價值的「團隊精神」,提供患者最優質的服務。除此之外,更打算在這個中心推動「雙主治醫師制度」,讓所有的心臟病患,都擁有兩位主治醫師的照顧。

「雙主治醫師制度」是指:病人原有的主治醫師與瓣膜團隊的主治醫師共同照護病人; 一方面讓專業能夠儘量發揮,另一方面維繫了患者與原來被信任的主治醫師的關係,這項照顧方式更延伸到術後,配合本院全年無休的24小時「遠距照護中心」服務,病人原有的主治醫師與瓣膜團隊的主治醫師可隨時掌握病人在家的狀況,有需要時醫護團隊將立即介入。

在魏崢院長的帶領之下,團隊成員同心協力,攻克許多過去因為外科手術風險太高而束手無策的複雜案例,也藉著團隊成員集思廣義,解決了許多國內外醫師執行經導管瓣膜治療面臨的問題,備受國際矚目。團隊經常接受國際瓣膜會議的邀請,做現場手術示範;也常態性的應邀到國內外各醫院進行手術教學;甚至疫情期間,線上的邀約也從不間斷。

近年振興醫院在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重大突破:

一、研發出獨特的二葉性主動脈瓣膜狹窄的測量方式,以振興特有的「振興瓣膜測量法」,可以選擇合適的導管瓣膜,大幅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高達98%。

二、使用衛福部通過的可回收式的經導管植入支架瓣膜,替患者施行無法接受傳統開心手術的單純主動脈瓣逆流病例,是目前亞洲地區最先施行此類手術,也最有經驗的治療中心。

三、經導管瓣膜夾合術,可不用開心手術治療嚴重二尖瓣逆流,患者的心臟衰竭可以快速獲得改善,甚至三天即可出院。

四、本院是國內首先開始實施,也是最有經驗「經心尖執行經導管瓣膜治療術」的中心。

五、衛福部同意後,近期將陸續引進「經導管二尖瓣膜腱索修復」手術,治療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的嚴重逆流的疾病。甚至在不久的未來,對於無法修復的二尖瓣嚴重逆流,亦可使用最新的經導管二尖瓣置換手術。

【延伸閱讀】

新一代抽脂技術不僅讓脂肪變黃金 更添一亮點

篩檢早期乳癌降低風險 「乳房影像診斷」功不可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31歲的尤小姐,懷第一胎時就罹患妊娠高血壓,自12~13週開始平均收縮壓都在160毫米汞柱以上,16~20週時更出現明顯的下肢水腫,稍微行動就會喘不過氣,而且隨著懷孕週數增長,症狀也越嚴重。經醫師仔細評估後,建議在37週時剖腹生產。只是尤小姐妊娠高血壓依舊無法有效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大醫院致力發展尖端醫療技術,「氣管移植」被視為是移植醫學領域的最後一項重大挑戰,臺大外科部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宣布,完成亞洲首例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手術。主動脈組織工程氣管移植 亞洲首例成功案例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領導的氣管移植團隊,近年來已順利完成25例小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氣忽冷忽熱,除了心血管疾病外,顏面神經麻痺也常常趁這個時間偷偷找上門,特別是過年後大家往往大吃大喝、日夜顛倒追劇,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往往一覺起來後,忽然發現面部肌肉僵硬不受控制,眼睛閉不緊,口水容易嘴邊流出,半邊臉部僵硬無法動作,才發現居然得到顏面神經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40歲的小茜(化名)從去年開始發現每月經血量變多,加上出現頻尿、裏急後重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因小腹變大,褲子尺碼整整大了兩吋,讓她喪失自信。在朋友建議下小茜前往婦產科求診,經檢查發現子宮長了一顆宛如壘球大小,約15公分的子宮肌瘤;由於小茜害怕動刀,在與醫師討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