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6歲阿嬤暈倒發現主動脈瘤 血管支架治療後開心報佳音

96歲阿嬤暈倒發現主動脈瘤 血管支架治療後開心報佳音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高齡96歲呂阿嬤,個性活潑開朗且身體硬朗,每次參加教會活動,阿嬤的宏亮笑聲總是全場焦點,但日前做禮拜時突然暈倒,嚇得教友趕緊將她送往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阿嬤主動脈長有1顆主動脈瘤,所幸及時置放血管內支架治療,術後2天便恢復爽朗笑聲,阿嬤開心說:「耶誕節可報佳音囉!」


家屬表示,呂阿嬤過去曾罹患淋巴癌,也戰勝過帕金森氏症,甚至還小本經營蝶豆花網購事業,旁人都誇相當不容易,此外阿嬤有堅定的宗教信仰,永遠以正能量面對人生大風大浪,為此家人還為她成立臉書粉絲團「勾錐夫人」,希望透過阿嬤的樂觀豁達以及人生智慧,將正向的處事態度影響更多人,臉書記錄阿嬤樸實無華的日常,並不時冒出人生金句,也讓阿嬤圈粉破千。


不過阿嬤日前突然昏倒,家屬擔心長輩年紀大,手術風險高,經醫療團隊評估,阿嬤活動力與身體各項機能仍保持相當不錯,且主動脈瘤是1顆不定時炸彈,堪稱「無聲殺手」,一旦主動脈瘤快速膨大而破裂時,可能有猝死風險,因此建議患者仍應執行主動脈血管內支架修補手術,果然術後阿嬤恢復良好,也期待回教會見朋友、唱詩歌,四處傳福音。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劉殷佐指出,主動脈是帶著血液離開心臟的大血管,將血液分配到全身,因阿嬤相當高齡,動脈管壁明顯鈣化、血管彈性變差,加上血流持續刺激,使主動脈管徑不正常變大形成囊袋狀。


劉殷佐提醒,主動脈瘤初期往往沒有症狀,當出現胸痛、背痛、聲音沙啞、呼吸喘、腰腹痛等症狀時,代表主動脈體積膨大,已壓迫到周圍器官組織,必須立即治療,以降低破裂的風險。


透過主動脈支架手術,先以小切口將主動脈支架以導管的方式送往病灶處,打開釋放後即可有效阻斷主動脈瘤內的血流,使動脈瘤內的血液凝結,防止動脈瘤因為血壓不斷衝擊而膨大破裂,凡符合條件的患者,都有健保給付,術後通常能很快正常進食及行動,並能於短時間內出院。


亞大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也建議,對於高齡長者而言,當發現主動脈瘤時,凡經評估,若身體狀況不錯,還是會建議積極處理,如同呂阿嬤接受治療後,術後又能自理生活,繼續從事喜愛的活動,並用樂觀開朗的態度帶給大家正能量。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時,國家衛生研究院隨即啟動疫苗開發計畫,利用現有技術平台與生物製劑廠生產能量,推動四大疫苗開發平台,包含胜肽疫苗、DNA疫苗、重組病毒疫苗及次單元疫苗等。國衛院感疫所生物製劑廠執行長劉士任表示,經動物試驗進行免疫與功效評估後,選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慢性病患為避免到院,擅自取消回診計劃,但是對慢性肝炎患者來說萬萬不可,因為自行停藥將提升病毒復發風險,容易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歷程,後果難以挽回。台灣B肝患者人數達220萬! 數十萬人不自知帶原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高嘉宏醫師指出,台灣...

閱讀詳情 »

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體檢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但隨著精緻化的飲食、忙碌的生活,紅字出現的頻率卻是節節上升,如果你的血糖出現紅字,是該擔心,但你其實不孤單! 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盛行率大約是6-10%,也就是每10個人就有1個人有糖尿病,65歲以上的盛行率更是高達4成! 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會引起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口罩網路實名制實施至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共約12萬人完成登記繳費卻沒有前去領取,8月31日將分階段開放補領,原則上由簡訊通知,到原指定地點領取,若遇到結束營業店家,可以重新選擇門市,補領費用由政府支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民眾在口罩實名制2.0/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