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月「針」簡單! 「抗躁鬱症長效針劑」核准用藥

每月「針」簡單! 「抗躁鬱症長效針劑」核准用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36歲的王姓女公務員平時個性溫和,擁有人人稱羨的事業與家庭,兩年前開始,因工作壓力大、做事方式常被上司挑剔,漸漸出現情緒低落、對平常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等症狀,起初她以為自己罹患憂鬱症。半年後,她開始出現躁症症狀,除了情緒易躁動、注意力不集中以外,甚至還會主動跟同事吵架、衝動貸款投資等,與平常溫和的模樣有天壤之別。

後來王小姐在家人的勸導與陪同下到精神科就診,確診為雙極性情感疾患(俗稱躁鬱症),起初先以口服藥物治療,但因害怕每天服藥被同事發現,會被投以異樣的眼光,且自認病情已穩定,索性擅自停藥。不料,停藥後躁症又復發,與醫師討論後改為注射長效針劑,因不須擔心被同事發現,病情也逐漸得到控制,王小姐才對於藥物治療恢復信心。

卡到陰中邪? 小心是躁鬱症找上門

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王俸鋼主任表示,躁鬱症是一個以情緒為主軸的精神疾病,分為「躁期」與「鬱期」。躁期又分為「狂躁」或「輕躁」,發作時患者會異常的充滿活力,且主觀意識強,易跟別人起衝突。個性會變得狂躁、自我膨脹、話多,有很多事情想做,甚至為此不眠不休;鬱期與躁期則有極大反差,發作時心情變得低落、沮喪,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變得悲觀、甚至會有自殺的念頭。

王主任表示,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診斷為躁鬱症的盛行率約為0.5%,好發於青少年期及成年早期,男女發生率相同,但應有許多潛在患者尚未被確診與治療,。大多數患者及家屬病識感低,在患者躁期發作時,經常誤以為是卡到陰、中邪,因而延誤就診,錯過治療黃金期。

每月一針! 「抗躁鬱症長效針劑」減緩副作用

躁鬱症的治療方法以藥物為主、心理治療為輔。王主任說明,當患者在急性期時,主要會投予情緒穩定劑,包含鋰鹽、抗癲癇藥物、抗憂鬱藥物等,或者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現有治療躁鬱症的藥物,易產生影響生活品質的副作用,降低患者服藥意願。加上多數躁鬱症患者主觀意識強,更容易擅自停藥。

今年6月衛福部已核准,目前每月一針的「抗躁鬱症長效針劑」。此針劑藥物是將既有口服藥的成份製成水性懸浮液,施打於深層肌肉後,會在組織液中緩緩釋放,能讓藥物於血中維持一個月的濃度。因此每月僅需注射一次,對於不便每日服藥的患者,可增加用藥便利性,同時減緩過去藥物會有的口渴、疲倦、肌肉僵硬、體重增加及動作遲緩的副作用,提供治療新選擇,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千萬別忽視躁鬱症 有症狀應及早診治

王主任最後叮嚀,如「躁」跟「鬱」症狀反覆出現,恐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一旦出現疑似躁鬱症的症狀,建議及早就診治療。現今醫療發展進步,可提供多種治療方式供患者選擇,一起幫患者對抗躁鬱症,重拾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罹心血管疾病仍抽菸 男子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菸齡長達30幾年的林先生,雖已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仍不顧家人勸說,每天習慣抽兩包菸。某次突然出現呼吸喘、冒冷汗、意識不清等現象,緊急送醫急救,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因到院前已無...

閱讀詳情 »

【文/Beauty美人圈.Ruo】 失眠竟然會發胖!根據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是肥胖的隱形殺手,而且時間越長,體重攀升的機率就越大,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文明病吧!為了解決這樣的困擾,小編今天就要來教教大家超簡單又療癒的睡前舒眠瑜珈。 其實,睡眠不足、失眠導致體重上升和賀爾蒙內分泌失調有關,因為人的食慾是由...

閱讀詳情 »

身高156公分,體重卻只有28公斤,現年30歲的張小姐被送至醫院時,臉色慘白、身體瘦弱,連站都成問題,宛如紙片人現身,護理人員甚至懷疑她是家暴受害者。醫師問診時,她自訴這幾年來飽受腸胃道疾病之苦,經常腹脹、腹痛、腹瀉,有時才吃一點東西就狂拉,甚至拉出鮮血,體重當然直直落,到處就醫,卻找不出病因,最後...

閱讀詳情 »

秋冬氣溫下降且溫差變化大,老年人容易出現小病痛,除了外在衣物的保暖外,也需要注重均衡飲食,攝取優質蛋白及高鈣,來強化身體自我的保護力。臺南市安南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蔡忠紘表示,部分台灣老人容易因為慢性病忌口、牙口不佳、沒胃口,變得吃不下或不敢吃,導致營養攝取不均,50歲以後要留意營養攝取和維持運動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