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壓力熬夜睡眠不足 小心惹上「前庭性偏頭痛」

壓力熬夜睡眠不足 小心惹上「前庭性偏頭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生,我時常頭暈,會不會是中風前兆?」27歲的王小姐擔任外商公司的產品經理,最近半年來時常感到頭暈目眩,腦袋像有顆定時炸彈般隱隱作痛,這種感覺每次都持續好幾個小時,甚至要2、3天才稍微好轉。有時想喝杯咖啡提神,沒想到頭痛暈眩卻因此加劇!

前庭性偏頭痛 工作生活受影響

成大醫院耳鼻喉部李苡潞醫師表示,王小姐經診察發現其中耳及外耳並無感染或任何病灶,聽力檢查評估也正常,耳石頭位測試也沒有出現暈眩眼振的情形。但進一步詢問發現,王小姐最近工作壓力大,已連續熬夜好幾個月,本身也屬於容易暈車的體質,而頭痛暈眩的情況在生理期前後會更加明顯。

綜合以上病徵,王小姐應為前庭性偏頭痛,在給予前庭抑制劑及偏頭痛的藥物外,並叮囑她需調整生活作息,眩暈及頭痛也都因而獲得顯著改善。

單側眩暈症狀 是內耳不平衡 

李苡潞醫師指出,眩暈分為中樞性、周邊性2種類型。中樞性主要是腦中風、暫時性缺血或顱內腫瘤所致,常會嚴重到無法行走、肢體偏癱、口齒不清,建議趕快掛急診處置或看神經內科。周邊性則與內耳前庭系統失調有關,即俗稱的「內耳不平衡」,會伴隨聽力減退、耳鳴等症狀,但相對沒有立即危險性,一般建議看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治療。

「前庭性偏頭痛,是僅次於耳石脫落症的第二常見周邊性眩暈。」李苡潞醫師表示,其特徵是單側(亦可能雙側或後腦勺)、搏動性、中重度的頭痛,加上眩暈的症狀,每次發作時間可能數分鐘至2、3天不等。少部分人會出現暫時性聽力減退、耳鳴、耳悶等聽覺症狀,或發作前會有畏光、怕吵等前兆。好發族群是年輕女性及平時容易暈車、暈船的人,第一次發作的高峰期在20、30歲之間。

藥物防前庭系統過活化 健康生活可預防

前庭性偏頭痛的成因與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朗,可能跟大腦皮質的過度興奮、誘發三叉神經—腦血管擴張反射,進而造成前庭系統的過度活化有關。因此,除了使用藥物做即時的症狀控制,針對急性發作使用止暈、止吐、止痛藥緩解症狀;嚴重且頻繁發作的患者,則使用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乙型受體阻斷劑、抗焦慮及抗憂鬱藥物來預防發作外,降低前庭系統的過度活化也是重點。

李苡潞醫師指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加上女性經期的荷爾蒙變化,容易引起前庭性偏頭痛;起司、巧克力、柑橘類、酒精、咖啡、茶、人工代糖、香腸及味精等食物,也是常見的誘發因子。因此,適度紓壓以保持心情愉快、作息正常不熬夜,並記得睡前少用3C產品,不要讓大腦太興奮,及避免接觸上述誘發食物,是根本預防之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5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養生觀念盛行,蔬果不可或缺,但農藥殘留的陰影揮之不去,我們吃下去的到底是蔬果還是毒藥?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免受農藥威脅? 蔬果遭「毒害」的情況有多嚴重?根據數據顯示,台灣地區蔬果的農藥檢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甚至曾高達19.9%,也就是說,每100份蔬果當中,有近20份被驗出有農藥殘留。 ...

閱讀詳情 »

(圖片擷取自小技團)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痤瘡疾病已被列為繼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之後的第三大高發率疾病。最近一份痤瘡流行病調查報告中顯示,我國粉刺、結節囊腫等痤瘡炎症患病率高達97.6%,我國幾乎人人都有過痤瘡的經歷。    專家表示:「近年來,我國全民的皮膚健康狀況雖得到改善...

閱讀詳情 »

2016年5月5日農曆三月廿九立夏,立夏后,為什麼立夏后要喝薑棗茶呢?因為人經過一個冬天、一個春天,體內積聚的病氣會比較多。夏天炎熱,人體腠理是開放的,體內陽氣空虛。此時喝一杯薑棗茶,既能補體內陽氣之虛以溫中,又能助陽氣發散以排寒。恰好符合《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的宗旨。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