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9%的人不知道!臉上有個「三角禁區」很危險,長任何東西都不能隨便處理...你應該這樣做!

在許多人眼裡,面部三角區很危險,鼻尖長了痘痘不敢擠,人中長了癤子不能碰,怕「引發顱內感染」。醫學知識的普及使大家認識了三角區的重要性,這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必因此草木皆兵。

99 的人不知道!臉上有個「三角禁區」很危險,長任何東西都不能隨便處理...你應該這樣做!

  面部危險三角區是以人的鼻樑骨的根部和口角三點連線圍成的三角形區域。它之所以危險,是因為這個區域的血液供應特別豐富,且靜脈血管中缺少可防止血液回流 的瓣膜。

  面部的靜脈與顱內的靜脈相聯繫,正常情況下,面部的靜脈血向下回流進入心臟,但由於沒有靜脈瓣,當向下回流的血管不通暢或局部受到擠壓時,血液可以向上逆流進入顱內。

  在這個區域發生感染(如癤、癰等)後,若隨意搔抓、擠壓、挑破、熱敷及意外損傷等,就易導致炎症迅速擴散,引起顱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因此,三角區發生急性炎症的初期,切不可隨意抓、撓、擠,嚴禁過早使用挑刺、切開等方法,以免炎症擴散而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如果發生癤腫,早期可用2%碘酊塗抹患處,連續數次,保持局部清潔,癤腫通常可逐漸消散;如癤腫增大,周圍紅腫或唇癰初起,這時局部應外敷中藥,促使炎症消退;若膿頭潰破,或有膿栓形成時,局部應加用高滲鹽水紗布持續濕敷,以利引流;如膿栓阻塞,引流不暢時,可在破潰孔處加用少量化腐丹,以促使壞死組織溶解,膿栓液化脫出。

  當急性炎症完全控制,感染十分侷限,已形成明顯的皮下膿腫,又久不破潰時,可請醫生在儘可能小的創傷條件下,切開膿腫表面的皮膚,以利引流,但仍不能擠壓。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還應儘量減少對局部的觸動,要吃流質飲食、少講話。

  如果在面部危險三角區出現感染,繼而出現眼瞼水腫,或結膜淤血,眼球前突,外展受限,上瞼下垂甚至視力障礙,全身出現寒戰、發熱、頭痛等症狀,表明出現了顱內感染,要及時住院治療。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蛋白不穩定也會導致智能障礙!智能障礙、癲癇和自閉症等患者通常需要特殊治療、教育和長期照顧,對家庭和社會經濟都是相當大的負擔。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和本院細胞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周申如副研究員的跨領域研究發現,人體中的蛋白SOX11不穩定會導致大腦發育異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40歲蔡女士數月來因雙肩疼痛,先至復健科求診,檢查發現胸腔影像有異常;63歲吳女士也因後頸疼痛且牽引至左側肩膀,合併上肢麻痺,檢查後發現頸椎骨轉移與胸部影像異常,經轉介至胸腔內科進一步確認,竟都確診為肺腺癌合併骨轉移,由於兩人均無抽菸、家族史,聽到罹癌噩耗均錯愕不...

閱讀詳情 »

請問大家是如何吃花椰菜的呢?是不是大多都用水煮的方式呢?那麼,今天的主題就是「如何水煮花椰菜」。或許會有人覺得「咦?水煮的方式還要特別學喔?」沒關係,請聽我說明。  現在我想跟各位展示一下兩種不同的水煮方式。首先,是料理節目或餐飲學校教的那種,所謂最基本的水煮方法。 鍋內加水,然後撒一撮鹽...

閱讀詳情 »

IH電磁爐調理器的普及率似乎逐年攀升。根據日本總務省「平成二十六年全國消費實態調查」的數據顯示,其比例為二十三.九%。現在許多新建大廈都已經全面電力化,可以說火力已經淡出人類的生活了。但是,人類的文明卻是始於烹飪之火。 距離現在大約五十萬年前,人類第一次知道用火。進入石器時代後,人類就知道如何生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