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99%的人搞錯了洗澡順序 洗澡時需注意的四個細節

南方人習慣了天天洗澡,但是你真的會洗澡嗎?你還在堅持從上到下的淋浴方式?抑或泡在浴缸悠閒的敷面膜?小編告訴你最正確的洗澡順序,以及洗澡養生的小妙招和洗澡的禁忌,這樣洗澡才能真正美膚又養生。

99 的人搞錯了洗澡順序 洗澡時需注意的四個細節

 

99%的人洗澡順序都是錯的

  天氣轉涼,很多人洗澡喜歡泡在浴缸裡,或者從上到下的淋浴。健康小編要告訴大家關於洗澡的正確方法,洗澡養生的小技巧,以及洗澡的禁忌。

  一、洗澡的正確順序:

  1、洗臉

  為什麼要把洗臉放在第一?本來,當你進入淋浴房後,熱水一開,就會產生騰騰蒸氣,而人體的毛孔遇熱會擴張,所以如果當你在此時沒有先將臉洗乾淨,臉上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便會趁你毛孔大門開啟之時,潛入你的毛孔。

因為在經過一天的戶外活動後,會有很多髒東西積累在面部,如不及時清除,這些臟東西有可能會隨著毛孔的擴張而深入到皮膚深處,經常如此,堵塞毛孔的髒東西會越來越多,不利於皮膚的清潔和健康。

  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會被這些臟東西擠得越來越大,佔領著本不該當屬於它們的領地,你臉上的痘痘也會愈冒愈多。

  2、洗身

  臉洗乾淨之後就能夠清潔身體了。值得留意的是,洗澡時水溫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40℃左右。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容易發生缺氧;

  而水溫過低則會使皮膚毛孔緊閉,不利於清除污垢,也會令體內熱量分發不出來,浴後感覺四肢無力。此外,沐浴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以內,並且保證通風。沐浴時間過長容易導致心腦缺氧、缺血。

  3、洗頭

  洗完身體後,頭髮在蒸氣的氤氳中曾經得到充分滋養,此時,洗頭的最佳時辰就已來臨。最後,用清水完全沖淋全身。至此,沐浴三部曲就大功告成了。

99 的人搞錯了洗澡順序 洗澡時需注意的四個細節

 

 二、洗澡時需要注意的四個細節

  1、水溫與體溫接近。

  洗澡時,一定要注意水溫的調節,一般洗澡的水溫應與體溫相接近,在37—40攝氏度之間為宜,並且浴室通風要良好。特別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水溫不宜太高,否則血管擴張後,可能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2、皮膚褶皺處多搓搓。

  洗澡過程中,對於皮膚褶皺的地方,要多用毛巾搓一下。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夏天沖一沖就行,最長別超過20分鐘。

另外,搓身上時不要過多使用搓澡巾,尤其是不要使用尼龍材質的,其搓擦皮膚時會破壞皮膚的防護層,導致的輕微外傷雖然眼睛看不見,身體感覺不到,但病菌會侵入,進而引起皮膚病。

  3、先洗完臉再清洗全身。

  完臉後,接著清洗全身,這樣有利於皮膚毛孔的呼吸。在此過程中,頭髮在熱氣騰騰的浴室裡得到了充分滋潤,變得更柔順。

  這時洗頭髮,一來洗髮水的營養成分能充分被吸收,二來搓揉時,頭髮不易受損。

  4、洗澡前喝杯白開水可改善皮膚乾燥

  對於皮膚比較乾的人來說,洗澡前喝杯白開水,長期堅持,就可以有效改善皮膚乾燥,讓膚質更細嫩光滑。

  洗澡後人體的毛孔會擴張,排汗量增加,體內水分流失也相對加快,這也是人們在洗澡時常感到口渴的原因之所在。

  而在洗澡前喝水,可以確保在整個過程中,體內細胞仍然得到充足的水分,幫助新陳代謝,從而使肌膚因深層水潤而變得更加柔嫩。

  為了使皮膚更光滑,還可以在洗澡後及時使用補水潤膚的護膚品,最好偏油性,洗完澡不要擦得太乾,5分鐘以內塗上護膚品,可有效鎖住肌膚中的水分。

99 的人搞錯了洗澡順序 洗澡時需注意的四個細節

 

三、洗澡時需要注意的四個禁忌

  1、餐後不宜洗澡

  吃飽飯,洗個澡,舒舒服服上網放放鬆,看起來安排的這麼完美,其實有很大健康隱患呢!

  飽餐過後洗澡,皮膚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會集中在體表,腹腔供血就會相應減少,會造成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同時還可能出現胸悶、頭暈、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的症狀呢!

  所以,洗澡應該安排在飯後1-2小時。

  2、劇烈運動後不宜馬上洗澡

  劇烈運動後不宜立刻洗澡,否則容易造成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暈厥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渾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飽餐後和飢餓時不宜洗澡。

  3、洗完澡後不宜立即入睡

  洗完澡體溫會升高,不利於幫助睡眠的激素“褪黑素”分泌;同時枕著未乾的頭髮睡覺,很容易頭疼,嚴重影響睡眠質量,所以最好把洗澡時間安排在睡前1 -2小時。

  洗過澡後,可以做個補水面膜,或者聽聽輕音樂,點上幫助睡眠的香薰燈,讀一篇打動心靈的文章,一切歸於平復之後再安心入睡。

  4、忌久泡

  泡澡時間過長,容易使人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嚴重者,會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心律失常而猝死。

  此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因此洗盆浴,以20分鐘為宜,淋浴3—5分鐘即可。

99 的人搞錯了洗澡順序 洗澡時需注意的四個細節

 

四、洗澡防生病的8個小訣竅

  1、食慾不佳時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20攝氏度左右的水在胸口周邊畫圓式噴水,每衝5秒休息1分鐘,重複五六次。

2、肌肉疼痛、脖子僵硬時在疼痛部位以40攝氏度的熱水噴5分鐘左右。特別是容易疼痛的頭、肩和腰部,可以邊衝邊做柔軟運動,頸部前後左右轉動,可促進血液循環。

  3、手腳經常冰冷者即使在夏季也有手腳冰冷情形的人,可用冷、熱水交替衝浴,使皮膚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先用43攝氏度的熱水,充分暖身後,再用冷水沖10秒鐘。反复5遍。

  4、在冷氣房待太久,全身發冷時用43攝氏度的熱水沖浴肩部和膝蓋以下。衝肩部時可將蓮蓬頭固定,做肩部上下運動。衝腳時,邊衝邊做踏步運動。

  5、腰痛時用43攝氏度的熱水在腰部周邊來回衝浴,最好邊衝邊做腰部伸屈運動。

  6、足部有浮腫現象時先用43攝氏度的熱水從腳尖往腳背來回衝浴。之後再用18攝氏度左右的冷水沖同一地方約10秒鐘,可邊踏步邊衝。重複5次。

  7、神經性便秘時沿著腸部位用43攝氏度的熱水沖3分鐘左右,再用25攝氏度的溫水沖10秒鐘。反复5次,可讓大腸的動作活絡。

  8、腳部疲勞、沉重時以43攝氏度的熱水沖腳踝和腳掌心部位各3分鐘。

相關推薦

✿睡前喝水,可預防心肌梗塞或中風:血液中有七成是水分,身體缺水時,血液就會變得濃縮、粘稠、影響血流,身體就必須提高血壓、縮小血管。睡覺時,身體依然會因呼吸、排汗等排出水分,這7~8小時中卻無法適時喝水。哈佛大學的研究曾發現,早上6~9點是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中風的時刻。不過,為了避免有些人半夜...

閱讀詳情 »

您坐在電腦前方多久了呢?當心長時間打電腦且姿勢不良,肩膀長結石,造成鈣化性肌腱炎,近來就有一名47歲的王姓小姐,因上班長期使用電腦,肩膀旋轉肌腱內有數個鈣化點,劇烈疼痛,連手都無法舉起,還好經治療,不適症狀已有明顯改善。     上班族長時間使用電腦且姿勢不良,突然做別的動作,容...

閱讀詳情 »

患上感冒的孩童臨睡前喝蜂蜜,比服止咳藥水更能有效止咳,而且他們也睡得更安穩。蜂蜜確實有很好的潤肺止咳功效,但對於兒童來說,不推薦晚上臨睡前食用,避免蜂蜜中的糖分對孩子牙齒的損害。”對於感冒咳嗽的孩子來說,白天多喝一點蜂蜜飲,不但更利於人體吸收,達到最佳的鎮咳消炎作用,而且能為虛弱的身體...

閱讀詳情 »

❥1.發燒忌喝茶:茶葉中咖啡鹼不但能使人體體溫升高,而且還會降低藥效。❥2.肝臟病人忌飲茶:茶葉中的咖啡鹼等物質絕大部分經肝臟代謝,若肝臟有病,飲茶過多超過肝臟代謝能力,就會有損於肝臟組織。❥3.神經衰弱慎飲茶:茶葉中的咖啡鹼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神經衰弱飲濃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會引起失眠,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