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AI智慧助預防失智 逆轉6成潛在失智症

AI智慧助預防失智 逆轉6成潛在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球每3秒即有1人罹患失智症,近八成台灣民眾擔心自己未來可能罹患失智症。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合作推動「科技導入及人工智慧應用於國人常見疾病之預防與健康促進計畫」,利用AI智慧找出失智症高危險群,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患者,提早介入改善。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1/5老人有失智風險

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截至2019年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已高達360萬人,如同2個臺南市人口數,佔全台人口總數的15.3%,預計5年內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所帶來的疾病將成為社會經濟的負擔。

「老化是公平且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而且是失智症的關鍵風險之一。」總計畫主持人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暨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失智症的前驅期,約有33%在5年內會發展成失智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有近2成的65歲以上老人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等於台灣每5位老人就有1位有失智風險。

3D動態影像分析技術 「AI心理師」找出輕度認知障礙

國外研究發現,60歲以上每秒步行距離小於0.6公尺,且認知功能測驗不合格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倍。因此計畫團隊研發出「AI心理師」,以肢體活動測量器的3D動態影像分析技術,記錄受測者運動時肌力、行走速度、敏捷度、協調性及柔軟度等資料,並輸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參數,子計畫三的協同主持人,義守大學財務與計算數學系助理教授葉建寧說明,資料經由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處理後,可快速找出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

模型對於認知功能障礙預測的準確度約為88%,可作為辨識出輕度認知障礙之篩檢工具。邱弘毅教授表示,利用機器的輔助,協助臨床心理師深入普及社區即時評估,幫助減輕醫療人員的工作以及醫療資源的負擔,更可望之後發展出APP,民眾可以在家檢測,提升失智症的診斷率,有效建立完善失智照護服務。

及早介入數位認知刺激 逆轉6成潛在失智症

「失智症是不可逆的,但研究顯示出,還沒失智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透過訓練與刺激可以逆轉!」子計畫三主持人暨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楊俊毓教授指出,失智症在前期階段就可以介入。計畫中共92位參與,有受到刺激訓練者62.86%得到改善,介入後短期記憶力及定向感得分均有明顯改善。而未介入數位認知刺激組,認知向度皆有退步情況。

楊俊毓教授表示,透過刺激訓練,可減緩患者之認知功能衰退,幫助刺激大腦運作,甚至有部分患者會由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回復到正常。「老化是失智的主因,而獨居、缺乏刺激、每日發呆的退休老人,更是失智症的候選人。」奉勸民眾要多跟鄰居親友交流、聊天,接受刺激避免失智。

【延伸閱讀】

晚期肺腺癌第一線標靶要續命 醫師解析時機及順序

喘咳痰未必是普通感冒! 「每年300萬人死因」肺阻塞悄悄來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當婦女被告知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時,常會感到很惶恐,因為有很高的比例會造成不孕,再加上台灣婦女普遍有吃四物湯的經驗,也都很害怕因此而使子宮內膜異位症更加嚴重;不過,中醫師指出,以傳統中醫而言,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是有血瘀,通常以活血化瘀中藥就可治療。 大多是遺傳體質造成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喜歡穿高跟鞋的女孩,很容易在腳底長雞眼,很多人會以剪刀或是小刀片將腳底厚厚的雞眼繭皮去除,但是又會再長出來,讓人不勝其擾!皮膚科醫師指出,雞眼治療後容易復發;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預防。 穿高跟鞋易導致雞眼 雞眼是因為肌膚局部長期受到擠壓與摩擦,導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衛福部公布的2015年最新十大癌症死亡率與相關數據顯示,乳癌仍高居第四名,且一旦罹患乳癌,將少活約15年。民眾對乳癌治療的認知跟理解,不免圍繞著手術切除乳房、化學治療等,許多的想像更造成確診罹癌後的不安及恐懼。其實,隨著科技的進步與藥物的發展,使用口服化療藥物治療乳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