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AI醫療大耀進 北醫啟動醫療區塊鏈平台 

AI醫療大耀進 北醫啟動醫療區塊鏈平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包括人工智慧(AI)、區塊鏈、雲端運算、醫療物聯網以及5G等逐漸抬頭,為了完善將科技與暸照護結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打破傳統照護模式,提供民眾更完整與科技化的照護方式;院長陳瑞杰表示,2018年北醫啟動健康醫療區塊鏈平台,透過區塊鏈技術的智鏈護照,不僅提升轉診服務,也整合個人健康照護資料,達到資料安全性且保障個人資料隱私的目標。

人工智慧產學醫研聯盟平台 供全球醫師交流

陳瑞杰指出,民眾只要申請智鏈護照後,就可利用APP登入個人私鑰,取得完整病歷資訊,也能同時授權給其他醫院及診所醫師瀏覽,讓機構間轉診無須返院申請病歷;陳瑞杰說,北醫附醫今年獲得科技部補助成立「婦幼精準醫療與人工智慧產學醫研聯盟」,透過醫療交流平台,各大醫療機構能上傳特殊或經典病例,提供全球醫師學習,照福更多病患。

版iTPASS上線 量身打造智慧醫療服務

陳瑞杰院長說明,透過結合最新的虛擬實境VR技術,將達文西手術過程全程紀錄,真實的傳達給手術房外的醫師進行學習與觀摩,不只如此,近期也推出新版APP「iTPASS」,突破過去實體健保卡及紙本申請單就醫服務模式,民眾只需下載APP,就可享有專屬健康管家提供的量身打造全方位服務; iTPASS是由高安全度的區塊鏈技術設計,去中心化且加密技術,使民眾擁有安全且即時完整的個人病程查閱平台。

AI智能照護 有效加速醫療團隊效率

為了省去人工紀錄,且能遠距及時性的掌握病人生理數據與各項病歷資訊,北醫附醫院內自行研發,發展全天候的AI智能照護,不僅能加速醫療團隊效率,更能提升對於重症病患的照護工作;陳瑞杰補充說明,在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展開跨界合作後,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台能提早做出敗血症預測,使醫療團隊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正確處置,未來可望持續透過醫療科技的進步,幫助更多需要協助的病患。

【延伸閱讀】

肺癌腦轉移昏迷 肺癌標靶治療後清醒

子宮肌瘤治療新趨勢 海扶刀搭配新一代口服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2歲的小佳(化名)長時間受子宮肌腺症所苦,每個月經期不僅嚴重經痛還伴隨經血過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求診時竟哭著求婦產科醫師幫她把子宮拿掉!醫師考量到她年紀輕輕,未來仍可能有生育計畫,僅先協助施打停經針緩解症狀,然而停經針療程最多持續6個月,療程結束後又開始疼痛,回診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若是身高較矮,年紀又進入青春期,相對治療上會較為困難。」目前正值開學時間,家長須留意學校發下來的身高成績單(健康紀錄卡)!高雄長庚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映樺表示,種種的研究都指出,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在骨齡年紀較小時,治療效果愈好。學校的兩個學期都會測量身高,所以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脾臟血管瘤是非常罕見的疾病,全世界不到百例,極為少見。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家輝表示,脾臟是血流很豐富的器官,脾臟血管瘤是一種脾臟中血管的內皮細胞有異常增生導致血管結構變異的疾病。根據文獻發生率極低,呼籲患者日常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自發性破裂後,很可能造成腹腔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高雄報導】22歲的小佳(化名)長時間受子宮肌腺症所苦,每個月經期不僅嚴重經痛還伴隨經血過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求診時竟哭著求婦產科醫師幫她把子宮拿掉! 醫師考量到她年紀輕輕,未來仍可能有生育計畫,僅先協助施打停經針緩解症狀,然而停經針療程最多持續6個月,療程結束後又開始疼痛,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