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APP自動偵測傷口壞死感染 台大醫院3項新技進軍醫療科技展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已經成為國內各大醫院大展醫療科技實力的場域,台大醫院今(15)日即宣布,將以包括人工智慧的遠距離傷口診斷AI-SWAS、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以及精準醫療的全基因體檢查等3大項進軍年底的台灣醫療科技展,該展亦是國內少見以醫院為主的展覽。

其中的手機APP「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AI-SWAS)」技術,提供病人回家後可以每天自行拍攝傷口的照片,APP就能偵測有無紅、腫、壞死及感染的狀況,準確度高達9成以上,醫師也能及時給予建議。

台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表示,該項系統由台灣大學與台大醫院研發團隊耗時3年,一一針對各類傷口影像,由醫師提供專業意見,再讓人工智慧學習辨別傷口狀況,不僅能夠修正病人手機使用的修圖軟體、修正明暗、顏色等問題,減少誤判,即便有刺青也不會因此誤判。

另外,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則可針對皮膚新長出的痣、斑點、皮膚癌等皮膚變化自動判讀,改變過去依賴非常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用肉眼判斷的狀況,也讓民眾不需要再進行一系列檢查才能確診,能夠輔助醫師在門診時快速診斷建議。

台大醫院指出,該院在次世代定序應用於遺傳疾病的診斷,已有很好成果,目前除了可以在1星期內用快速全外顯子檢測提供急重症兒童的基因診斷之外,更進一步發展出全基因體檢查,可大幅往精準醫療邁進,目前已可提供檢測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的突變。

台大醫院一一細數,包括了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體學學會(ACMG)建議的59個基因,和癌症及心臟等重大疾病的危險性相關;而提供藥物基因體資訊,讓醫生也可以知道病人適合的藥物劑量,減少副作用的發生;並可提供多因子疾病的遺傳風險評估,如冠狀動脈疾病發生風險。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台大醫院「AI披白袍」揪壞死傷口 手機APP拍張照即搞定

AI取代醫師肉眼 台大醫院新系統數秒內可判斷是癌或痣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美國關節炎基金會 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疼痛和僵硬是日常生活中常面臨到的情形。雖然常規治療可以控制炎症和減緩疾病進展,不過可以透過一些自然療法來舒緩疼痛造成的不適症狀喔!美國關節炎基金會提供8種自然緩解疼痛的方法。 你有關節不適的問題嗎? 除了藥物控制...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中秋連假結束後,你量體重了嗎?敢量的你勇氣可嘉,恭喜你受到烤肉大餐和月餅的夾擊所以數字上升。在你開始不吃晚餐或中午只喝一杯豆漿前,該先了解怎麼樣才是「健康有效」的減肥方法──不健康或不有效,兩個都不要──很簡單,讓儂編告訴你以下的 4 大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舌頭短、斜頸、疝氣,新生兒一出生,常常有許多外觀問題困擾家長,不知道如何處置最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治醫師鄭彥辰就舉例嬰幼兒6大常見外觀問題一一解答,提醒新手爸媽們能適時地尋求醫療協助。 第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舌繫帶過短」,鄭彥辰指出,舌繫帶位於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嘴歪眼斜,不一定是中風!一名26歲男子,日前起床一照鏡子,驚見自己竟然臉歪嘴斜,而且耳朵疼痛,甚至一度聽不見,擔心自己腦中風,趕忙到醫院急診求助,醫師研判並非單純顏面神經失調,進一步詳細檢查之後,發現耳朵旁有多顆水泡,這才確診為帶狀疱疹引發「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經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