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肝康復者用免疫抑制劑 北榮醫:恐再復陽

B肝康復者用免疫抑制劑 北榮醫:恐再復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7歲女性,10前年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98年1月起接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恩博)治療,剛開始反應良好,但效果漸漸變差,99年2月改以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在後續定期追蹤中,再次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變成陽性,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之後順利康復。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 恐使B肝復陽

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是一種慢性關節炎,需長時間接受免疫調節的治療,包含一般口服的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或施打生物製劑,來延緩疾病的進程,減少關節的破壞。

過去對這些藥物是否會影響人體抑制對抗B型肝炎的能力,進而使康復型B型肝炎的患者變成帶原者的情形並不清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發生的機會不高,但可以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後發生,因此即使是康復型B型肝炎,也需要定期追蹤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及其抗體,才能讓患者遠離嚴重肝炎的風險。

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 應定期追蹤B肝抗原

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提醒,對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的患者,除了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篩檢出帶原者以外,也應該要測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若為康復型B型肝炎也不要輕忽,除了定期驗肝指數及黃疸指數以外,至少一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患者們也要配合醫囑規則回診接受檢查。

康復型B肝潛在復發 研究成果已刊登在美國知名期刊

而臺北榮總長期追蹤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現,其中17位患者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也有患者發生嚴重肝炎,更值得注意的是從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到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的時間短則兩年,長則可達20年。此為國際首次大規模且長時間追蹤得到之重要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知名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延伸閱讀】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醫藥費如巨石!失眠和焦慮相伴 貸款專家教您善用金融貸款度難關

心肌梗塞找上誰? 三高、腎病族群多注意

老年人不出門問題多多 洪暐傑醫師籲3原則溝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時序進入秋冬,也是各種病毒為患的時機,為關心兒童健康,林口長庚醫院日前結合中西醫,舉辦「打造免疫力,健康FOLLOW ME」活動,提醒家長,「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雖然都是老生常談的基本概念,但最重要的是要徹底落實執行,同時也可利用中藥藥浴來幫助孩童增強抵抗力。過敏兒抗拒吃藥 中醫藥浴變健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搭乘高鐵中得知感染新冠肺炎,實驗室換新試劑才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發布,新增3名新冠境外移入確診個案,1名40多歲本國籍女性,隔離檢疫期滿前篩檢,第3次才確診陽性,當時個案正在返家高鐵上,高鐵公司也回應,所有乘客都須戴口罩與量體溫。 首次檢驗成若陽性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3名新冠境外移入,其中1例(第599例)獲得通知時正搭乘高鐵,由於高鐵站人潮眾多,車廂也算密閉空間,是否導致病毒散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個案離開檢疫場所後,全程配戴口罩,高鐵公司也由新聞稿申明,個案搭乘列車加強消毒。 莊人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