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肝康復者用免疫抑制劑 北榮醫:恐再復陽

B肝康復者用免疫抑制劑 北榮醫:恐再復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7歲女性,10前年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98年1月起接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恩博)治療,剛開始反應良好,但效果漸漸變差,99年2月改以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在後續定期追蹤中,再次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變成陽性,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之後順利康復。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 恐使B肝復陽

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是一種慢性關節炎,需長時間接受免疫調節的治療,包含一般口服的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或施打生物製劑,來延緩疾病的進程,減少關節的破壞。

過去對這些藥物是否會影響人體抑制對抗B型肝炎的能力,進而使康復型B型肝炎的患者變成帶原者的情形並不清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發生的機會不高,但可以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後發生,因此即使是康復型B型肝炎,也需要定期追蹤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及其抗體,才能讓患者遠離嚴重肝炎的風險。

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 應定期追蹤B肝抗原

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提醒,對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的患者,除了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篩檢出帶原者以外,也應該要測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若為康復型B型肝炎也不要輕忽,除了定期驗肝指數及黃疸指數以外,至少一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患者們也要配合醫囑規則回診接受檢查。

康復型B肝潛在復發 研究成果已刊登在美國知名期刊

而臺北榮總長期追蹤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現,其中17位患者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也有患者發生嚴重肝炎,更值得注意的是從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到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的時間短則兩年,長則可達20年。此為國際首次大規模且長時間追蹤得到之重要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知名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延伸閱讀】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醫藥費如巨石!失眠和焦慮相伴 貸款專家教您善用金融貸款度難關

心肌梗塞找上誰? 三高、腎病族群多注意

老年人不出門問題多多 洪暐傑醫師籲3原則溝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Source:food sand healthy life)   你常常這樣翹著一隻腳做嗎?根據food sand healthy life的報導,曾有醫生指出翹腳坐很多人覺得會造成靜脈曲張,但其實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明兩者關聯性的研究,拉奧醫生表示:「靜脈曲張多與遺傳、老化或肥胖有關。」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市售宣稱抑菌、抗菌、殺菌的防疫產品是琳瑯滿目,但不是每樣產品都有經過確認,可達到如產品宣稱的「抑菌99.99%」效果,然而消費者常常不知道如何確認。現在這個問題有解了!「SNQ國家品質標章」首次通過認證相關防疫產品並正式公告,消費者只要上SNQ官網就可以查詢到資訊,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了不舉很正常?根據醫師門診觀察發現,許多中老年人都有性慾低下、情緒不穩的問題,以為只是老了的正常現象,到醫院抽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血中睪固酮濃度不足,也就是所謂的男性更年期;多數接受補充男性荷爾蒙之後,在床上又是一尾活龍。 男性睪固酮低下 恐性功能障礙、情緒低落、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今天出去曬太陽了嗎?現代人都怕曬太陽,深怕曬黑;然而,曬太陽可以獲得維他命D,對健康大有助益,不但能幫助鈣質吸收,防範骨質疏鬆,甚至對於很多疾病的治療,維他命D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且每天只要曬太陽10分鐘,維他命D就已足夠!很多人怕曬太陽中山醫院營養師林素貞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