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肝帶原者忽略追蹤 錯把肝炎當感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三十出頭的男性,知道自己為B肝帶原者,但因身體完全沒有症狀,所以沒有定期去醫療院所做追蹤;直到有一天感覺身體比較勞累,還以為只是一般的小感冒,才前往醫院就診,結果竟發現肝功能指數比正常值高出150倍,肝臟已發炎!

根據衛福部所公布最新十大癌症死因排行榜,肝癌排名第二位,且肝癌在台灣十大癌症中發生率也排名第二位,平均每52分鐘就有一人得到肝癌,而B型肝炎就是造成肝癌的頭號殺手。肝膽腸胃專科診所鍾尚分院長指出,因為肝臟沒有神經,發炎時人體幾乎沒有症狀,也因此許多B肝帶原者會忽略或忘記追蹤、治療;鍾尚分院長進一步說明,其實大多數患者一開始都會確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但追蹤了一、兩次,發現肝功能沒有異常,就會認為自己肝臟已恢復健康,而漸漸忽略追蹤篩檢的重要性,往往等到發病時,肝炎已轉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為針對國人肝臟健康,特別於2010年起開辦「全民回肝計畫」,提供免費B肝病毒量篩檢,透過抽血檢驗了解患者的病毒量,讓B肝患者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目前也已有統計數據顯示,若患者肝臟病毒量越高,罹患肝硬化、肝癌的機率則越大;因此患者必須掌握自身病毒量數值,注意身體狀況,才能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發生機率。鍾尚分院長表示,若民眾不清楚自己是否為B肝帶原者,也可自費篩檢,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及肝功能指數,以遠離病毒侵襲。

鍾尚分院長提醒,B肝帶原者一定要定期追蹤,每半年須做一次抽血及超音波檢查,且避免會毒害肝臟的東西,飲食最好不喝酒、不亂吃藥,並注意日常生活作息,適度的運動,讓身體在一個健康的狀況之下,以避免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03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5歲X先生研究所畢業後在園區工作,升上單位主管壓力大,開始用酒與安眠藥處理失眠,前陣子朋友在介紹下使用藥物提神,某天被警方循線查獲為安非他命使用,進而到戒癮診治療。在返診一段時間後,他主動跟醫師談到壓力、睡眠障礙、焦慮以及飲酒習慣等問題。在醫師建議下,先結合藥物與會談...

閱讀詳情 »

2022.4.28更新【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2年4月28日為止,已經有860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年1月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人類的睡眠型態會隨著年齡而改變,尤其銀髮族對睡眠的生理需求會愈來愈少,睡眠愈來愈片段,且更容易受到環境、外部刺激等干擾而導致失眠。 治療失眠有3方式 銀髮族用藥需注意 目前治療失眠的主要方式分為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及藥品治療,其中藥品治療又以鎮靜安眠藥為主。食藥署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林女士每天習慣上菜市場逛逛,採買家庭必需用品,家人近日發現,林女士會一直重複購買同樣的東西,比如說拖鞋,即便家中已有足夠的拖鞋,她仍是一直購買,並且堆滿了整個衣櫃。經家人勸說後,仍無法停止重複購買的行為。 另一位林先生年輕時是一位帥氣的飛官,隨著年紀增長,記性漸漸變差,也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