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A-125升高是卵巢癌嗎? 醫:搭配陰道超音波和內診

CA-125升高是卵巢癌嗎? 醫:搭配陰道超音波和內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我的CA-125偏高,是不是得卵巢癌了?」 這是診間常見的詢問,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部長朱堂元醫師指出,很多因素都會使CA-125升高,且有一半卵巢癌的數值都呈現正常,應搭配陰道超音波和內診;不過,卵巢癌仍沒有完善篩檢方式,更重要是預防,呼籲無生育、有家族史等婦女,鼓勵多生育或使用避孕藥,讓卵巢有機會休息,減少癌症機率。

卵巢癌無有效篩檢方式 「超音波+內診+ CA-125」一起來

朱堂元醫師表示,卵巢沒痛覺且藏在身體深處,腫瘤發展空間大,又無聲無息,又以「高級別漿液腺癌」(漿性卵巢癌)為主,70%患者發現多晚期,治療後易復發。當腫瘤過大時,會出現腹水、腫塊、腹痛、出血等,也常見脹氣、絞痛等腸胃症狀,卻又不容易與其他腸胃等疾病區別。   CA-125升高是卵巢癌嗎? 醫:搭配陰道超音波和內診

然而,卵巢癌並無良好篩檢方式,主要透過陰道超音波和內診,並搭配檢測CA-125癌指數。朱堂元醫師提到,CA-125常因月經、子宮內膜異位症、腹膜發炎而升高,除非指數飆破好幾百倍,才會懷疑惡性腫瘤;此外,近半卵巢癌卻數值正常,即使正常也不能輕忽。

醫師說,檢測CA-125時最好有醫師解釋,否則民眾容易過度恐慌亂求醫。提醒未生育、初經早、停經晚(卵巢經歷較多月經週期,易過勞)、有家族史等高風險患者,考慮定期篩檢卵巢癌。

晚期卵巢癌治療關鍵 手術+化療

若不幸罹患晚期卵巢癌,朱堂元醫師強調,應先腫瘤減積手術,盡可能將肉眼可見的腫瘤清除乾淨,術後再搭配維持性化療,避免再復發。然而,70%患者治療後半年至2年內仍會復發,復發後只能再度化療,但再次復發的時間會縮短,經歷反覆化療。

所幸,這類漿性卵巢癌具有特定遺傳基因BRCA,使其基因修復功能僅剩一類,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進一步阻斷此修復功能,使癌細胞因累積過多基因損傷死亡。

防止卵巢癌復發 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續命

朱堂元醫師說明,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只適用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約佔一半漿性卵巢癌),具100%療效,但研究進一步發現,另一半沒有BRCA基因突變的漿性卵巢癌,也有50%療效。

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可用於開刀並化療後,作為維持性治療,研究顯示,服藥兩年後停藥,60%病人3年內不會復發;也可復發後,且化療失效,作為緩和治療。

朱堂元醫師提到,曾有一名6旬婦人,因腹水脹大,屬於漿液型腹膜癌(與卵巢癌位置、特性類似),開刀後化療,因保險再使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獲得不錯控制;另有一名卵巢癌患者,手術後化療後,卻又不幸反覆復發3次,窮盡化療後,最後改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情況迅速改善,又續命半年。

漿性卵巢癌 醫籲都要檢測BRCA基因

朱堂元醫師提醒,如果經濟許可下,除傳統化療,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確實是漿性卵巢癌患者延長生命的重要治療,可能延長5-10年,變成慢性病,建議漿性卵巢癌都要檢測BRCA基因,提高用藥誘因。

若經濟有困難,他說,還有另一款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用於術後化療時合併使用,化療結束後繼續使用,治療仍有相當效果,且經濟負擔較小,也是卵巢癌重要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珍愛卵巢護一生】晚期卵巢癌患者要勇敢面對疾病 不要害怕化療!

對抗棘手「三陰性乳癌」別怕! 口服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

三陰性乳癌已擴散該怎麼辦? 醫籲這兩項檢測要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工時長、壓力大,也影響了懷孕率,而這種情況在新竹科學園區更是明顯。東元醫院人工生殖機構主持人盧凡醫師指出,竹科有高達七、八成夫妻幾乎是「室友」關係,達不到每周至少同房兩次的頻率,再加上男性因壓力大,三至五成可能出現勃起或持久性問題,引發同房障礙,讓求助人工生殖的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睽違四年的世界盃足球賽即將開打,由於台灣與主辦國巴西相差11個小時,很多熱血球迷都會徹夜觀看球賽直播,過程中難免大啖美食,但此時如果沒有節制的話,世足賽結束後,體重恐怕會增加4.3公斤。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刺激大腦和胃產生饑餓感,增加夜晚的食慾,不自覺就會攝取過量的高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式血管支架可吸收,還可回復血管活性!台大醫院參與國際臨床試驗,利用由聚乳酸類生物材料製成可吸收式血管支架,植入患有冠狀動脈阻塞者體內,不但讓血管恢復活性,減少動脈再度阻塞率,3年內還可被人體吸收,不過須自費12、3萬元。台大醫院心導管團隊2012年加入研究「全吸收式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第二起麻疹境外移入引起國內接觸者感染事件,為北部一名24歲女性,日前至醫院就診時,與麻疹確診個案同時段診間候診,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出現發燒及紅疹等疑似症狀,就醫後確診感染麻疹。該署表示,將持續列管136位接觸者,預計追蹤觀察至6月25日。疾管署副署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