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up從B激升到F 竟是罕見葉狀瘤

Cup從B激升到F 竟是罕見葉狀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怎麼隆乳只隆一邊?」一名39歲的沈姓婦人,上個月因闌尾炎就醫開刀治療,婦人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一名眼尖的護理師瞥見婦人左胸和右胸不對稱,罩杯大概是F比B;外科醫師覺得不單純,因而力勸她接受檢查,結果證實婦人左乳房有惡性葉狀瘤且達10公分,目前已全切除,持續電療追蹤。

愈腫愈大又不痛 竟是10公分惡性腫瘤

衛福部彰化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一開始沈婦拒絕檢查,且說左乳房出現硬塊的情形已有2年多的時間,近幾個月卻越來越大,但因為不會痛,所以並不以為意,在多次勸告其有惡性腫瘤的可能,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沈婦最終同意接受檢查;經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及粗針穿刺切片,發現是邊緣性葉狀瘤,由於腫瘤太大,接著進行左乳全切除手術,腫瘤約10公分大,經切片確定為惡性腫瘤。

葉狀瘤易轉移、易復發 中年婦女發生機率高

李忠懷醫師解釋,葉狀瘤的標準治療方式是進行手術,就算是良性也必須割除,因為即使是良性,時間一旦拖延可能就會變成惡性;而該名婦人在切除左乳時,已經是惡性腫瘤,所幸經過全身骨骼掃瞄及肺部、腹部電腦斷層,癌細胞都尚未轉移。

李忠懷醫師說,葉狀瘤占所有乳房腫瘤的比例不到1%,發病年齡以中年婦女居多,但其易轉移且易復發,所以必須定期追蹤。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乳癌存活率可達30年

李忠懷醫師提醒,乳癌是女性罹癌首位,一直是威脅女性生命最危險的癌症,婦女千萬不能輕忽,更不應因害羞內向而害怕就醫,其實乳癌只要積極治療,臨床上有相當多病情獲得控制,存活期長達30年以上的案例。目前免費成人健檢中,45歲以上婦女應每2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有乳癌病家族史者,降到40歲。另外,當在乳房觸摸到腫塊或乳頭有分泌物,一定要馬上就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平均每10位20歲以上成年人就有1人罹患。部分患者得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然而,傳統胰島素在注射後,容易因血糖變化,造成患者體重上升,讓不少糖友因此望而卻步。所幸目前臨床上已可透過腸道賀爾蒙 GLP-1 注射取代胰島素,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心臟疾病連續6年高居我國十大死因第二位;根據研究指出,每天只要攝取4、5公克的反式脂肪,血液中膽固醇就會升高,並增加23%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在家中烹調時應使用含不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植物油,並以低溫烹調方式,如涼拌、低溫油水炒,減少自由基及致癌物質生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已達到3500萬人,其中年紀是導致失智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在65歲以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每五年會增加一倍,到了85歲更會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罹患失智症。而失智症患者到了晚期會喪失所有基本功能,對家屬來說是很大的經濟與精神負擔。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看到有人癲癇發作的時候該怎麼辦?根據國健署統計,在台灣每1千人中就有1位癲癇患者,因此,我們生活周遭常會碰到癲癇病友發作;然而,多數民眾卻普遍存在錯誤迷思,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因而想出「1保、2開、3勿、側躺、觀摩」發作處理口訣,告訴大家該如何處理發作中的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