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up從B激升到F 竟是罕見葉狀瘤

Cup從B激升到F 竟是罕見葉狀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怎麼隆乳只隆一邊?」一名39歲的沈姓婦人,上個月因闌尾炎就醫開刀治療,婦人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一名眼尖的護理師瞥見婦人左胸和右胸不對稱,罩杯大概是F比B;外科醫師覺得不單純,因而力勸她接受檢查,結果證實婦人左乳房有惡性葉狀瘤且達10公分,目前已全切除,持續電療追蹤。

愈腫愈大又不痛 竟是10公分惡性腫瘤

衛福部彰化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一開始沈婦拒絕檢查,且說左乳房出現硬塊的情形已有2年多的時間,近幾個月卻越來越大,但因為不會痛,所以並不以為意,在多次勸告其有惡性腫瘤的可能,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沈婦最終同意接受檢查;經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及粗針穿刺切片,發現是邊緣性葉狀瘤,由於腫瘤太大,接著進行左乳全切除手術,腫瘤約10公分大,經切片確定為惡性腫瘤。

葉狀瘤易轉移、易復發 中年婦女發生機率高

李忠懷醫師解釋,葉狀瘤的標準治療方式是進行手術,就算是良性也必須割除,因為即使是良性,時間一旦拖延可能就會變成惡性;而該名婦人在切除左乳時,已經是惡性腫瘤,所幸經過全身骨骼掃瞄及肺部、腹部電腦斷層,癌細胞都尚未轉移。

李忠懷醫師說,葉狀瘤占所有乳房腫瘤的比例不到1%,發病年齡以中年婦女居多,但其易轉移且易復發,所以必須定期追蹤。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乳癌存活率可達30年

李忠懷醫師提醒,乳癌是女性罹癌首位,一直是威脅女性生命最危險的癌症,婦女千萬不能輕忽,更不應因害羞內向而害怕就醫,其實乳癌只要積極治療,臨床上有相當多病情獲得控制,存活期長達30年以上的案例。目前免費成人健檢中,45歲以上婦女應每2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有乳癌病家族史者,降到40歲。另外,當在乳房觸摸到腫塊或乳頭有分泌物,一定要馬上就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李蔚萱/桃園報導】現代人3餐不定時且飲食偏精緻化、油膩、多紅肉,加上生活壓力大、少運動,以致排便不順成為一般人日常的寫照。根據健保署108年用藥資料庫統計,便秘相關藥品就占前10大用藥中的2大項,顯示國人有便秘困擾問題不在少數。長期便秘除了容易引發血便、痔瘡,肛門廔管和肛裂廔管也是相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壽命延長、人口老化,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已超過5成,同時因為近年飲食精緻化、少運動的不良生活習慣,國人罹患糖尿病的年齡逐漸下降,延伸而來的將是未來糖尿病老年化與長期化的照護挑戰。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罹患糖尿病的時間等於越來越長,重要器官長期浸泡糖分中,將大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與新北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提高防疫等級標準至第3級,全國則是第2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企業應落實「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指揮中心同時建議民眾,悠遊卡等電子票券,可以使用記名電子票證,以利衛生單位掌握進出旅客行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因應近期國內本土疫情升溫,為利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授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以「指揮中心記者會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發布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考量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在發布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