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up從B激升到F 竟是罕見葉狀瘤

Cup從B激升到F 竟是罕見葉狀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怎麼隆乳只隆一邊?」一名39歲的沈姓婦人,上個月因闌尾炎就醫開刀治療,婦人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一名眼尖的護理師瞥見婦人左胸和右胸不對稱,罩杯大概是F比B;外科醫師覺得不單純,因而力勸她接受檢查,結果證實婦人左乳房有惡性葉狀瘤且達10公分,目前已全切除,持續電療追蹤。

愈腫愈大又不痛 竟是10公分惡性腫瘤

衛福部彰化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一開始沈婦拒絕檢查,且說左乳房出現硬塊的情形已有2年多的時間,近幾個月卻越來越大,但因為不會痛,所以並不以為意,在多次勸告其有惡性腫瘤的可能,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沈婦最終同意接受檢查;經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及粗針穿刺切片,發現是邊緣性葉狀瘤,由於腫瘤太大,接著進行左乳全切除手術,腫瘤約10公分大,經切片確定為惡性腫瘤。

葉狀瘤易轉移、易復發 中年婦女發生機率高

李忠懷醫師解釋,葉狀瘤的標準治療方式是進行手術,就算是良性也必須割除,因為即使是良性,時間一旦拖延可能就會變成惡性;而該名婦人在切除左乳時,已經是惡性腫瘤,所幸經過全身骨骼掃瞄及肺部、腹部電腦斷層,癌細胞都尚未轉移。

李忠懷醫師說,葉狀瘤占所有乳房腫瘤的比例不到1%,發病年齡以中年婦女居多,但其易轉移且易復發,所以必須定期追蹤。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乳癌存活率可達30年

李忠懷醫師提醒,乳癌是女性罹癌首位,一直是威脅女性生命最危險的癌症,婦女千萬不能輕忽,更不應因害羞內向而害怕就醫,其實乳癌只要積極治療,臨床上有相當多病情獲得控制,存活期長達30年以上的案例。目前免費成人健檢中,45歲以上婦女應每2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有乳癌病家族史者,降到40歲。另外,當在乳房觸摸到腫塊或乳頭有分泌物,一定要馬上就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5歲吳先生去年底因為覺得左肩疼痛,舉手困難,原本以為是五十肩,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他17年前曾確診腎細胞癌,當時手術切除,不料卻在多年後發生骨轉移;經過標靶治療搭配放射治療下,腫瘤幾近消失,目前病情控制穩定,維持生活品質。腎臟惡性腫瘤 腎細胞癌佔9成衛生福利部南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耳朵嗡嗡作響,從此陷入失眠和耳鳴的惡性循環!現代人或多或少經歷過耳鳴症狀,例如在非常安靜的環境中耳朵嗡嗡作響,或是突然幾秒鐘出現耳鳴,但有些人是在日落後開始感到耳鳴。原本睡眠品質就不佳,此時如果連耳中的噪音也來湊熱鬧,如同陷入失眠和耳鳴的惡性循環。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現今自媒體發展趨於成熟,「流量」已不再是業績的保證,反而是精準行銷、含金量高的受眾,才是電商的王道。台灣團購電商領導品牌「福貓」在疫情期間,從線上、線下團購攻佔兩大社群,與網紅TikTok綸綸老師,以及阿吉米在Facebook平台和「奶爸賽門」、「排灣族女孩」等網紅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新一波東北季風報到,全台瞬間降溫「冷吱吱」,又遇到冬季第1個節氣「立冬」,許多民眾紛紛開始食補養生,但對乾癬患者病友來說,正面臨皮膚增生、脫屑、搔癢問題不斷。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乾癬是所有皮膚問題之中,最難治癒的免疫系統疾病,想要治療它,就得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只要遵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