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Delta病毒株來襲 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保護孩子?

Delta病毒株來襲 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保護孩子?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Delta病毒株來襲,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保護孩子?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兒科傳染病專家卡米爾·薩貝拉(Camille Sabella)醫學博士指出,預防病毒的最佳方法是接種疫苗,若是孩子太小不能接種疫苗,可以做的是確保其他能接種疫苗的人都完成接種,並鼓勵孩子做好防疫措施才能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儘管Delta具高度傳染性,似乎在兒童中出現輕微的症狀,但仍需密切關注孩子的任何異狀。

新冠病毒株 速度變化快速

薩貝拉博士說,儘管Delta病毒株具有高度傳染性,但是感染COVID-19的兒童如有任何症狀大多是非常輕微的,包括咳嗽、打噴嚏、流鼻涕、胃部不適、頭痛和疲勞等。到目前為止,它似乎並未在兒童中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不過仍需要密切關注,因為這種情況在不斷變化。如果孩子開始出現新冠疫情的症狀、呼吸問題、嚴重疾病等問題,請務必聯繫專業的醫療人員。

新學期保護兒童 留意呼吸道症狀

即使已接種新冠疫苗,Delta變體傳播力強,因此採取額外的保護措施很重要。除新冠疫情外,薩貝拉博士發現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和人副流感病毒(HPIV)等會增加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年長者。儘管數據顯示疫苗有效,還是會出現突破性病例,這也是為何周圍如果有呼吸道症狀者需要小心,因為一旦罹患RSV 和HPIV病毒引起呼吸道等症狀,非常不容易與COVID-19的症狀區分開來。

薩貝拉博士提到,接種疫苗的好處遠超過接種疫苗的風險,儘管孩子年紀小還不能接種疫苗,請確保接種疫苗的人都已完成接種,只要有更多的人受到保護時,降低家人和老師的感染疫情風險。

勤洗手或戴口罩 保持安全距離  

薩貝拉博士說,未來可以預期會出現更多變種病株,許多家長很擔憂是否應該把孩子送回學校,他認為,在學校的好處遠遠超過在學校的風險。雖然他理解家長們這種擔憂,但他仍然相信學校是孩子們最好的去處,疫情還未結束前,父母只需要繼續鼓勵他們的孩子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美國疾病預防中心和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學校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持續警惕及遠離生病的人。

【延伸閱讀】

Delta變種病毒肆虐 菲律賓病例持續攀升

本土增2、境外5 首例AZ+莫德納混打突破性感染Delta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猝死的主因,台北榮總研究團隊4月6日公布最新成果,台美組成研究團隊攜手破解了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作用機轉,證實「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甲基化」正是引發血管硬化的關鍵。 最重要的是,研究團隊找到治療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新方法,動物實驗發現,受試小鼠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英國、美國陸續開打新冠肺炎疫苗,但陸續傳出嚴重過敏等不良反應個案,雖然人數不多,但仍讓許多人擔心接種後的副作用。食藥署強調,只要黏有「藥物檢查證」的疫苗,就代表經過食藥署國家級實驗室嚴格把關,民眾可安心接種。 食藥署指出,所有疫苗產品在上市前,須向食藥署申請查驗登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古人言「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勉勵人把握時機,事情及早安排,如用來說明人體保健的中醫養生觀念也十分貼切。依中醫五行理論來看,一年四季與五臟相對應,木氣與春季、肝藏相應,因此春季特別適合調肝理氣。若能把握這段調理的好時機,將有助於一整年的健康打好基礎。立春注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知名港星吳孟達日前因肝癌病逝,令人驚訝的是,從確診到癌逝,竟然只有短短3個月,惡化速度之快,主要是因為發現時間太晚。值得注意的是,過去20年來,肺癌原本位居全球最常發生的癌症首位,但從2020年開始,乳癌已攀升第1,肺癌變成第2,第3名則是大腸直腸癌。 中醫師陳瑞聲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