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ICU症候群是什麼? 醫:身心健康的人也會發生

ICU症候群是什麼? 醫:身心健康的人也會發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隨著疫情升溫,第一線醫護人員工作量超標,連休息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沒想到日前台北慈濟醫院,出現一名患者入住專責病房,卻出現混亂行為、意識障礙及失憶等急性精神症狀,患者脫光全身衣物奔出病房,幸好被穿著隔離服的護理人員發現,緊急安置回房並會同身心科醫師問診。

生理疾病或藥物 加上心理壓力造成

急性精神混亂又稱為ICU症候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明,由於住進加護病房通常已是嚴重疾病,如肺炎、腦部外科術後等,因為單調且封閉的環境,加上可能服用止痛藥物、心理壓力、術後感染、大量失血、電解質失衡等,都會造成心理及行為異常。

年紀大、慢性病患者易出現 身心健康者也有機會

這類急性譫妄症狀,患者會對人、事、時、地、物產生混亂,或是意識不清、出現幻覺、幻聽、妄想、定向感偏差等,楊聰財醫師指出,若患者年紀大於65歲,本身有慢性疾病、服用多種藥物或是身心狀況不穩者、失智者,出現的機率更大。有時候常會表示看到不存在的人、胡言亂語,讓家屬反而誤會是否迴光返照。

但同時也表示,身心健康者一旦長時間被迫待在單調的環境且無法下床,也可能會出現ICU症候群。

疾病好轉後多半可緩解 三點避免ICU症候群

不過通常都是短暫現象,疾病好轉後轉往普通病房多半可以緩解,若情緒躁動無法安撫時,醫師也會視情形給予精神安定藥物。楊聰財醫師指出,若要避免ICU症候群,可以做到三點,首先就是穩定患者病況並改善,第二是布置簡單安全的環境,允許的話可以放些音樂,第三是在患者身邊放置一些熟悉的事物、人物照片,以降低不安全感。

由於患者生理及心理壓力過大,才會產生ICU症候群,加護病房的資深護理師也表示這種情況很常見。在疫情高峰時,有許多患者必須待在隔離病房、專責病房、加護病房,家屬可以有適當的認知,並適時給予家人、朋友陪伴與鼓勵,即使不能見面,也可以透過視訊、電話等方式安撫患者的情緒,避免出現急性譫妄等情形。

【延伸閱讀】

更年期荷爾蒙替代療法 證實不增乳癌風險兼預防骨鬆

吸入性肺炎患者近4成有吞嚥困難 調整食物質地為解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記者周蘭君報導】很多人一聽到「肯納」,就會直接聯想到自閉症的關懷團體,其實肯納社企已將對自閉兒的關懷,延伸到照顧一般民眾的健康。由經濟部補助,基隆市政府委託民間執行的「基隆領航、智慧健康城」計畫,將於12月20日於「肯納健康生活館」開幕後正式啟動。本計畫運用智慧科技與運動保健結合,透過健康生活館...

閱讀詳情 »

冬天氣溫驟降,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不斷增加,竟然糖尿病也是元凶之一!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友如果控糖未達標,當心併發心血管、腎臟疾病危機,甚至使心衰竭威脅致死率增加。 7%),恐陷入心、腎併發症威脅!">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近日某網紅投資開設的醫美診所無預警關閉,導致民眾、廠商和投資人求償無門,不僅患者,看診醫師同樣受害。台灣整形醫美無論是醫師的技術和學術水平享譽國際,每年吸引大量患者前來台灣,是活絡醫療觀光的重要產業。然而媒體日前的負面新聞,導致所有專業認真的診所,形象通通被拖下水,劣幣...

閱讀詳情 »

帶狀皰疹≠老人專利!現年21歲女大生日前左側臉頰、頸部和前胸莫名出現像電到般的疼痛感,即便吃了止痛藥仍舊痛的睡不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且幾天後疼痛處甚至冒出一連串密密麻麻的水泡,讓正值花樣年華的她嚇得不敢出門。直到就醫後,才驚覺原來上述症狀竟是因帶狀皰疹引起! 現年21歲女大生日前左側臉頰、頸部和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