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PRP應用再進化 成人周邊血幹細胞成主流

PRP應用再進化 成人周邊血幹細胞成主流

PRP與幹細胞的應用一直以來都受到世界各國重視,過往較多應用在細胞再生、抗老化等,而在台灣也是如火如荼的研究各種應用的可能,除了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以外,台灣長春藤生物科技與台北醫學大學更是合作研究出在於活化後的PRP應用於傷口恢復上,取得耀眼的研究成果。而台灣長春藤生物科技更是著眼於未來布局,搶先研究成人周邊血幹細胞儲存技術,以及PRP在疼痛管理上的應用,期望未來對於台灣患者能夠有更大的貢獻!

 

PRP應用再進化 成人周邊血幹細胞成主流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在關節退化及肌腱韌帶的增生治療是目前台灣門診的熱門治療項目,但提升個人化有效性機轉仍未解開。日前長春藤生物科技與臺北醫學大學(簡稱「北醫」)攜手合作研究首度獲得國際證實,並登上重量級期刊《國際分子科學雜誌》,關鍵就在生長因子活化。PRP透過改變細胞代謝促進傷口癒合的機轉路徑過去30年仍是個謎,而此次研究結果發現活化後PRP的生長因子顯著提升,能在24小時內將傷口癒合八至九成,相較於未被活化的PRP對照組則需要三天才能癒合傷口。

 

全球首篇PRP代謝調控影響的研究更發現,活化後的PRP不僅對傷口癒合有幫助、更展現後續延緩老化研究的潛力,再加上研究過程發現活化後的PRP能促進SIRT1長壽基因之表現,更為後續抗老化研究領域打下絕佳基礎。

 

而台灣國人所熟知的臍帶血在成人臨床應用反而較少,主要是一份臍帶血只能使用於體重約20公斤治療用量,因此過去多用於孩童治療,成年人若要使用臍帶血,就必須集合2-3袋,不僅需求量過大且異體移植也會增加副作用風險!因此在成人臨床應用上,預先儲存周邊血幹細胞,用自己的細胞救自己,才有利於國內幹細胞治療臨床應用普及。

 

因此國內周邊血幹細胞的儲存案例飛速成長,已成為造血幹細胞儲存主流。有幹細胞之父之稱的台大醫學系教授暨長春藤生物科技研發室主持人林凱信博士解釋,以癌症病患為例,自體移植就是把自己的造血幹細胞預先儲存,化學治療把癌細胞殺掉後,再把自己預先凍存的幹細胞輸回去,患者就有機會恢復,安全性高、副作用低、且取得方便。

 

隨著國內成人周邊血幹細胞越加熱門且應用範圍廣泛,長春藤生物科技執行長陳炯瑜醫生表示:「長春藤細胞採集分離後的存活率仍高達98%,加上獨有的抗凍管儲存形式,相較於市面上傳統血袋儲存,可為未來分次回注療程做好預想及準備」配合衛生福利部自109年至今發布之特管法以「自體移植」為主要範疇,長春藤生物科技的「成人周邊血幹細胞儲存銀行」成軍成熟,可為台灣專攻成人周邊血幹細胞臨床應用做最佳後盾。

 

同時長春藤再生醫學已經過全球重量級期刊驗證,不僅經過生長因子活化後的PRP療程獲得極佳的成效外,累積至今4,000多例臨床應用案例,更做到無感染的嚴謹把關。展望未來,期盼以活化後PRP再生治療為後盾、再加上物理治療輔助提供全方位療程,做到最佳的疼痛管理。花蓮慈濟醫院李宏滿醫師現場表示「長春藤最讓人尊重之處就是從健康管理著手,幫助國人從不健康反轉生活型態,這跟歐美趨勢相符合,我本身是骨科跟運動醫學領域,最大的觀察就是台灣預防醫學領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長春藤將再生醫學結合運動醫學,對國內是種福田」

 

為此,國內權威醫師及專業物理治療師團隊,提出「JointFit關節智能再生」全方位方案,取代傳統按摩復健、打造最新智能關節靈活關鍵!獨家代理法國 LPG HUBER 360® EVOLUTION儀器,經歷了85項科學研究,運用AI智能選出最適模式,專業物理治療師輔助,在各個康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及認可。並在臨床應用上 (長者防跌、骨科復健、神經科復健及提升運動表現)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台大醫學系教授暨長春藤生物科技研發室主持人 林凱信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PRP應用再進化 成人周邊血幹細胞成主流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國內新增1名武漢肺炎(COVID-19)境外移入個案,於下午2時召開臨時記者會,由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最新疫情。加上今天新增的1例境外移入,國內累計618例確診,分別為52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民視新...

閱讀詳情 »

現代人普遍不愛曬太陽,若加上運動不足、營養失調,恐加重骨質流失、增加骨鬆風險!聯安診所資深營養師徐景宜表示,吃對食物是補充鈣質、預防骨鬆的重要關鍵,尤其飲食要少吃含高磷或碳酸的飲料及含鋁胃藥,並選擇補充奶、蛋、芝麻或高鈣蔬菜等,以強化骨骼健康。  台灣骨折發生率高,光是髖關節骨折每年就有將近2萬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跌倒是銀髮長者常見的居家意外,85歲的廖老先生日前因在家踩小凳子換燈泡,不慎跌落而斷三根肋骨,緊急治療後需再靜養一個多月才能逐漸復原。為什麼在最安全的家也會受傷?醫師表示,很多來急診就醫的長者,都是因為不想一點小事就麻煩子女,或是子女剛好不在家,就自己爬上爬下拿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更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位,而衛福部統計,國人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醫師提醒,若病人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