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WHO提「13點」友台說 外交部狠打臉:十年連吃130場會議閉門羹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民間自發募資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抨擊世界衛生組織(WHO)拒台灣於門外,WHO則以「13點說明」回覆《中央社》記者電郵詢問,強調數十年來一直與台灣衛生部門保持技術交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下午記者會上舉數字狠狠打臉WHO,因為我方10年申請參與187場會議就有130場遭拒。

外交部國組司司長陳龍錦表示,外交部肯定WHO開始認真看待台灣的存在,並願意公開討論台灣的參與問題,然而,WHO迄今仍無法抗拒來自中國政府的不當政治壓力,秉持專業及中立原則接納台灣完整無礙的參與,甚至在WHO對疫情的報告中,仍然將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份,這與台灣完整參與WHO的會議、機制與活動,仍有很長的距離。

陳龍錦說,WHO衛生緊急計畫主任萊恩Michael Ryan雖曾於今年初公開表示,WHO「已就防治新冠病毒疫情與台灣專家充分溝通及合作」,但事實上,台灣目前的參與仍極其有限,不但有礙我國即時取得第一手疫情資訊,更不利我國向其他國家分享「台灣模式」防疫成果。

陳龍錦強調,因為政治因素,台灣自2017年起即未再受邀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自2009年至2019年,我方申請參與187場WHO技術性會議,每次申請的時間均十分冗長,且只受邀參加57場,被拒率高達7成,WHO也多未告知拒絕的原因。

此外,台灣所在地區屬WHO西太平洋區署WPRO負責,陳龍錦指出,但WPRO一向拒絕與我方聯繫,也未曾提供任何區域內的公衛資訊予我國;台灣的專家雖能參加與防疫相關的臨床管理及感染控制兩項網絡,但WHO仍未同意邀我方參加實驗室網絡;WHO雖將我國專家納入WHO國際衛生條例IHR的專家名單,但鮮少邀請我國專家出席相關會議,這次全球疫情的處理,就是最顯著的例子。

外交部批評,WHO基於政治考量,無法認證台灣所製造的疫苗,影響我國推動疫苗的研發,也對台灣提供疫苗給有需要的國家造成阻礙。這些事實顯示,台灣無法參與WHO,不但損害台灣2300萬人的健康人權,更不利其他國家人民受惠於台灣所能提供的協助及經驗分享。

外交部再次呼籲WHO儘速與我國政府直接研商,就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本年WHA,並做適當可行的安排,完整接納台灣參與包括防疫在內所有會議、機制及活動。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再爆留美女10天前即嗅覺喪失仍飛回台! 陳時中緩頰「不是罪過」

全球染疫人數、死亡「短短2周雙雙翻倍」 這現象叫陳時中憂慮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為優先提供疫苗於公費對象,及採行社區公共衛生緊急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5月15日起,暫停民眾預約自費COVID-19疫苗接種,至於原已預約接種之民眾,仍可依預約時間前往醫院接種自費疫苗。後續視國內疫情狀況及疫苗進口數量...

閱讀詳情 »

【記者 邱奕懿/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因應近期國內本土疫情升溫,為利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授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以「指揮中心記者會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如附件),發布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 指揮中心說明,考量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在發布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之標...

閱讀詳情 »

【記者 邱奕懿/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宣布,因應國內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為確保國內醫療院所對疫情的因應及保全醫療量能,即日起全國醫療機構實施下列醫療應變作為: 一、醫療營運降載: (一) 依病人治療之急迫性需求等,評估病人且綜合考量延遲提供病人診療的風險及...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北市報導 新冠肺炎病毒全球持續延燒,病毒異變,疫情嚴峻未見緩和。3/14蔡英文總統出席台灣第91屆國醫節慶祝大會時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國立中醫藥研究所聯手三軍總醫院中醫部團隊2020年5月成功研發治療新冠病毒的『清冠一號』,治療新冠肺炎藥效優異,輕症平均用藥9天就可以採陰出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