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站著吃飯更有利健康?談談不同的吃飯習慣

站著吃飯更有利健康?談談不同的吃飯習慣

(圖片翻攝來源)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或許你的身體已經被這些傳統觀念“同化”了。然而,現在這些舊觀點遭到了挑戰,飯後百步走真的健康嗎?站著吃飯不容易消化嗎?一起來了解。

1. 別站著吃飯

正解:站著吃最健康。中國人重視團圓,習慣一大家子人圍著桌子吃飯,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然而,據目前的科學調查發現,坐著吃飯未必最健康。醫學家對用餐姿勢進行研究後發現,站立位最科學,坐位次之。但由於坐著比較舒適,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坐著吃飯。

而對於胃動力不足的人或胃食管反流病人來說,站立位才是最科學的用餐姿勢。因為站立位吃飯,不僅有利於吞嚥和消化,還可降低腹壓,減輕燒心、反酸症狀。另外,站著進食更容易有飽腹感,不容易吃撐,對於想保持身材的人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控制食量的方法。

站著吃飯更有利健康?談談不同的吃飯習慣

2. 食不言

正解:說話可增進食慾。我國傳統習慣中有“食不言”的說法,認為吃飯時說笑,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實際上,吃一頓午飯用30分鐘為宜,邊吃邊聊,不僅可以互相交流感情,解除煩惱,還能幫助腸胃正常消化食物。

原理在於愉快的心情不僅能增進食慾,還可興奮中樞神經,從而促進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腸處於最佳消化狀態。當然,嘴裡還嚼著東西的時候說話還是得小心,特別是吃魚,若是被魚骨頭卡住就得不償失了。

3. 飯後百步走

正解:飯後百步走因人而異。人在進餐後,血液主要供給消化系統,而此時如果動用了其他功能,消化系統就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來運作。散步確實是老少皆宜的運動,但餐後食物集中在胃裡,這裡需要大量的消化液消化食物,更多的血液供應來維持消化功能的運轉。如果餐後立即散步,血液則須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的血液供應相對減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對於一般的健康人來說,也許覺得飯後散步沒多大不適,但對於有些特殊人群,則是時候顛覆傳統了。

如果你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胃下垂、慢性食道疾病等,還是在飯前散步吧。因為餐後散步,有可能導致心絞痛,加重頭暈、上腹飽脹不適、心動過速,以及陣發性房顫等病症的出現。同時,對於想減肥的朋友們來說,餐前散步更是個好選擇。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8歲的蘇小妹妹在1年前罹患心律不整,因為心跳過速、強烈不適,到急診檢查發現她的心跳速度高達每分鐘186下!原本一直吃藥控制,有次在學校心跳過速,竟為了不想再掛急診,自行吞下3~4顆藥抑制心跳,而後接受了電燒治療,如今已完全治癒,不需服藥,僅須偶爾返院追蹤。 心跳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祛寒強身,吃中藥最好,台灣人入冬愛吃補,但是你知道真假中藥怎麼選嗎?氣溫驟降是吃補的好時機,近年來養身食療興起,中藥的需求也增加,為了長時保存、賣相好,也有人將中藥燻硫、染色,更別提還有假貨問題,有些長相接近,混在真品之中以假亂真,這些中藥經過不當處理,在體內累積毒...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吃甜食、喝飲料是許多兒童的口腔疾病元兇,因為缺乏清潔或者清潔不夠完全,加上家長因為幼兒耍賴而通融不刷牙,長此以往,幼兒幾乎含著糖水入睡,口腔問題越來越嚴重。維護口腔清潔應從小培養,不論是刷牙角度、漱口水、甚至牙線的使用,層層把關才能鞏固牙齒! 不懂刷牙技巧 蛀牙率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藝人施易男的母親「小明明」近日因不慎跌倒致死,事實上,跌倒是台灣老人致死率的第2名,因為天氣突然轉變造成低血壓,根據國民健康屬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6長者自述曾發生跌倒情形,若跌倒時周邊無人可協助,恐會導致更嚴重的結果,因此降低傷害程度是預防老人跌倒的主要方向。 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