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石」在有夠痛! 體外震波不是萬靈藥

「石」在有夠痛! 體外震波不是萬靈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0歲的林太太最近半年老是覺得左側腰痠,直到最近一個月,因為左側急性腎盂腎炎導致發燒而反覆住院,後來才發現左側腎盂輸尿管交接處有一個1.5公分的結石,結石造成左側腎臟積水,導致腎臟發炎與發燒。與病人討論後,臺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億聲施行新式的「迷你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術後恢復良好且出血極少,同時疼痛感較輕微,順利解決結石與腎臟發炎問題。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結石

結石好發於20至50歲,男性又是比女性的2至3倍,可說是盛行率及復發率都很高的疾病。陳億聲主任表示,結石可以存在於腎臟內,也可以在輸尿管或是膀胱裡,而不同地方的結石會有不同症狀。

忽略結石 腎臟恐衰竭

腎臟結石多半沒有症狀,結石一旦掉到輸尿管就會造成劇烈疼痛,此為大部分病患求診的原因,如果造成輸尿管阻塞就會產生腎臟積水,會斷斷續續且劇烈的腰痛腹痛、血尿、噁心、嘔吐、冒冷汗。若結石沒有繼續移動,病患可能因不覺疼痛,而忽略結石的存在,但阻塞問題沒有解決,可能造成腎臟衰竭,甚至導致洗腎。

震波不是萬靈丹

林太太原本堅持要再以體外震波來處理結石,但是陳億聲主任指出,對於絕大多數病人來說,震波宛如結石處理的萬靈丹,但結石的處理必須根據不同結石部位、大小與類型來選擇最適合的處理方式。考慮到該結石不小,質地硬,體外震波碎石術成功率不高,而且病患因為肝硬化導致血小板低下(4萬),以體外震波碎石術而言相當危險,有大量出血之風險,若以輸尿管鏡進行碎石手術則是因為結石位置過高,不易將結石處理完全,因此施以「迷你經皮腎造廔取石術」。

每半年至一年門診追蹤

結石因素很多,體質、代謝性疾病、高熱環境、反覆泌尿道感染等都有關係,因此也很難透過單一做法保證結石不再發作,陳億聲主任建議此類病人平常一定要多喝水(腎功能不全病患例外),大約每天2000至3000cc的水份,均衡飲食,不偏好特別食物,避免高鹽、高尿酸、高普林、高草酸的食物。然而,即便做了以上預防措施,結石復發率依舊很高,因此,每半年至一年回泌尿科門診追蹤,特別是在炎熱夏季,更要小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3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Text/美麗佳人 Photo/ 達志 專業諮詢/景升診所邱正宏院長、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陳怡靜營養師、營養師陳怡錞 Donna 明明晚餐吃很飽,到了晚上九點、十點,肚子還是咕嚕咕嚕叫,這時該選擇拼命忍住飢餓,還是不顧一切地大吃大喝?其實只要有正確的擇食觀念,跟良好的飲食習慣,吃宵夜也可以很健康!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年就讀大一的小華,身高直逼170公分,但父母身高僅有150公分左右,親友們都對他的身高感到意外!原來,因為擔心孩子會「低人一等」,小華8歲時便前往醫院求診,家長期望能透過醫師建議及治療,改善家族性身材矮小的問題。小華起初身體檢查並無異狀,其身高雖然偏矮但仍在正常範圍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個人明明只有兩隻手,卻有人不自主地把自己活的像八爪章魚一樣,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家裡、公司都要掌控,小心可能是具有「章魚性格」。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章魚性格」的人對別人或事情的掌控性強,身心容易耗竭;若沒有適當調整做事方法或心態,長期恐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失眠或...

閱讀詳情 »

就像大家也知道的,洗澡有益美容健康。泡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身體有放鬆感。 不過,也是有在洗澡時做了,反而離美麗越來越遠的NG行為。 這次,要介紹洗澡時不建議的4個NG行為,以及洗澡時必養成的習慣。   洗澡時不建議的4個NG行為 (1)敷臉 認定洗澡時敷上面膜,血液循環變好,效果也一定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