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成長無法重來! 醫:小二就要追蹤身高

孩童成長無法重來! 醫:小二就要追蹤身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年就讀大一的小華,身高直逼170公分,但父母身高僅有150公分左右,親友們都對他的身高感到意外!原來,因為擔心孩子會「低人一等」,小華8歲時便前往醫院求診,家長期望能透過醫師建議及治療,改善家族性身材矮小的問題。

小華起初身體檢查並無異狀,其身高雖然偏矮但仍在正常範圍內,因此只是先追蹤,追蹤兩年後,卻發現他提前在10歲時就進入青春期(屬於偏早進入青春期),經過醫師研判若不經治療,預估最終身高只會落在158公分左右,於是趁生長板癒合之前,使用生長激素合併性賀爾蒙抑制劑延緩青春期進程治療,最終長到170公分。

開業診所林美慧醫師表示,4歲孩童平均身高約為100公分,直到進入青春期之前,若父母發現這段期間孩童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或生長曲線偏離原有的軌道,就需盡快至醫院就診。青春期是最後的成長階段,女孩在10至10歲半左右,會出現胸部發育的第二性徵;男孩約在11至11歲半開始進入青春期,會有睪丸變大的現象。

林美慧醫師強調,孩童身高的70%根據遺傳、30%為後天影響,現代的生活習慣及飲食,與過去不盡相同,可能面臨青春期提早到來,卻因初期性徵不夠明顯而被家長輕忽,建議在國小二年級時,向有經驗的醫師求診,做第一次的評估。

若像上述案例需要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必須先經過嚴密檢查,確認孩童的生長板是否仍未癒合、有無性早熟情況。若有性早熟的可能,除了要爭取黃金治療時間,醫師也會根據狀況「量身訂做治療」,搭配延緩青春期的性賀爾蒙抑制劑,延後生長板閉合的時間,並補充適量的生長激素。

除此之外,在治療前,家長必須對於正常孩童生長模式有一定的認知,林美慧醫師表示,近年來的門診做法,只要是初診的孩童,便會要求家長一定要完整聽完1小時的衛教講座,了解正確的生長相關醫療知識,全盤了解療程計畫及預期身高目標,才不會因不了解而有道聽塗說的錯誤觀念,或治療半途而廢。而每位孩子的狀況都不盡相同,生長激素療程通常要數年時間,對於部分家長來說也許會有經濟上的考量,建議治療期間遵照醫囑做定期追蹤與評估,才可達到最佳治療目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4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78歲的楊女士以往身體健康,沒有癌症家族史。然而近1年容易疲倦,時常頭暈目眩,突然站起時總眼冒金星。後來暈倒送急診,檢查發現缺鐵性貧血,進行大腸鏡與電腦斷層確診為大腸癌,經手術及化學治療後,持續追蹤,癌症沒有復發、血色素正常。腸胃道出血、月經 都可能造成缺鐵貧血症狀包括疲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隨著政府推行長照2.0,加上國內人口老化速度增加,長照服務需求越來越大。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認為,居家式或社區式長照服務需求量增加,到宅式居家職能治療將成為趨勢,可提升治療服務可近性,強化長期且密集的治療成效。職能治療所設置標準放寬 職能治療更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台北一名52歲男性患者,有心律不整的問題,經西醫診斷患有頻發性心室提早收縮,但治療後,卻還是沒有改善,近三個月心律不整的頻率逐漸加劇。直到經朋友推薦前往中醫科就診,藉由炙甘草湯、血府逐瘀湯加減中藥治療後,症狀才逐漸改善,心律不整的發作頻率也越來越少,約數個禮拜才發作一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電影《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描述《紐約郵報》24歲年輕女記者,出現疑似精神疾患的症狀,原本將送入療養院,後經確診為「NMDA受體腦炎」終獲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風暨神經加護病房主任邱駿清醫師指出,國內也有零星案例出現,一名平時賣小吃維生的婦人,性格劇變,甚至出現暴力行為,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