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老」是不爽 情緒支持防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老」是不爽 情緒支持防憂鬱

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目前約是10%,也就是65歲以上的老人已達200多萬,老年人口的醫療支出是一般人的2.5倍左右,老人憂鬱除了增加醫療資源使用率外,更會降低患者社會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老人憂鬱症患者的自殺死亡率及整體死亡率也較健康老人高,可見老人憂鬱症與自殺防治的重要性。

老年人情緒低落 也很少傷心難過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理師聞振祺表示,老人憂鬱症的診斷標準和成年憂鬱症是一致的,辨識老人憂鬱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老年人即使情緒顯得低落,也很少出現激烈傷心難過的表現。

抱怨記憶變差 認知功能減退

患者常常情緒淡漠,對生活失去熱情與活力,確固著於許多包括疼痛等主觀的身體不適症狀,變得非常焦慮,患者同時會抱怨記憶變差,認知功能減退,對未來的日子感到失去信心,他們可能因為這些身體症狀遍訪名醫,也做過許多檢查、服用許多藥物,但卻難以好轉。

退休、喪偶、獨居 可能造成老年憂鬱

在生理因素方面有老人的身體疾病或是身體狀況衰退,除了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外,生活也無法獨立,需要他人的協助照顧,這都會讓老人的心情陷入低落,在心理社會因素方面,如退休、喪偶、獨居、沒有朋友、沒有興趣嗜好、經濟來源不穩定等,這些都有可能造成老人的憂鬱。

藥物治療有限 需要家人情緒支持

長輩出現憂鬱的現象,光靠藥物的治療效果有限,老人憂鬱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家人情緒支持與陪伴,當我們身邊的老人出現輕微的憂鬱傾向時,如果可以及早被發現並施以合適的治療,不但可以讓老人生活得更有品質與尊嚴,更可以為社會節省下許多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 先前台北市才爆出生字簿有怪味,小學生「寫到頭暈」,雖然事後驗出無甲醛,卻也引發不小關注。如今,有研究團隊發現,日常用文具產生的「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大幅超標,白膠超標64倍,而油性奇異筆開蓋則超標247倍,嚴重恐引發致癌風險。 年紀越小影響越大  當...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你常常睡過頭嗎?覺得鬧鐘好像對自己沒什麼用;或是明明睡足 8 小時了,起床後還是疲倦非常?早晨的甦醒是今天生活的開端,有好的開端很重要。若你對「爬不起床」感到很困擾,可以試著從下面 5 個方法裡找到解決方式,包括鬧鐘設定技巧、陽光與規律,讓起床不再是...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居家辦公,整天盯著電腦螢幕,下班後又再看劇、看社群媒體,往往對眼睛造成很大的傷害。其實成年人要對老年後的視力惡化謹慎一些,得提早做預防,除了減少用眼過度,補充對雙眼有益的營養素也很重要。儂編替各位整理好了「6大類保健視力食物」,跟著營養吃,不要等疫情...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我們多少聽過一些「飲食瘦身法」,告訴你什麼時間該吃、什麼不能吃、什麼食物的卡路里有多恐怖──你嘗試過幾次,又失敗過幾次呢?若你反覆在這種減肥又復胖的痛苦裡掙扎,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直覺性飲食法」(Intuitive Eating)或許更適合你,這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