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麻油雞」吃錯更傷身!打破2大迷思

「麻油雞」吃錯更傷身!打破2大迷思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曾沛瑜
圖片/周書羽

天一冷,大家不約而同都想吃麻油雞,但臉書上卻也哀鴻遍野:麻油雞好香,但為什麼感冒不能吃、為什麼我剛好遇到生理期……。僅以雞肉、薑、麻油、米酒組合而成的麻油雞真有這麼多禁忌嗎?
 
1.麻油雞人人適合吃?

熱補麻油雞,較適合虛寒體質

台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楊仁鄰提到,進補,其實就是透過藥材與食材將身體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調整到平衡的健康狀態,所以搞清楚麻油雞的性味適不適合自己的體質,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吃。

麻油雞湯底主要以麻油、米酒、薑組合而成,楊仁鄰分析,其實生的麻油性味偏寒,但加熱以後就轉為熱性,加上薑跟酒皆屬熱性食材,所以透過這些元素烹調而成的麻油料理,像麻油腰子、麻油豬肝、麻油麵線等,都是熱補。

既然是熱補,就有它適合的體質。基本上體質偏虛寒,怕冷、容易四肢冰冷的人吃了就會覺得很舒服,但體質偏燥熱,容易口臭、嘴破、便秘的人,吃了反而會導致身體不適。

2.感冒、懷孕、生理期, 究竟能不能吃?

然而,老一輩不管你身體究竟寒熱虛實,總是百般叮嚀許多關於麻油雞的禁忌,例如感冒吃了喉嚨會「束」起來、生理期吃會讓經血不順、孕婦吃了恐怕會加速子宮收縮導致流產……,這是真的嗎,該不該遵守?

楊仁鄰直指,身體正處於發炎狀態,體質會偏熱性,不適合燥補,所以感冒、發燒、扁桃腺發炎、泌尿道發炎、急性肝炎……其實都不適合吃麻油雞,所以老一輩常說感冒吃了會「束」起來,指的其實就是發炎、腫痛愈來愈嚴重,導致喉嚨緊得像束起來一般。

雖然西醫沒有特別的禁忌,但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提到,感冒重要的是多喝水、補充豐富的維生素C,例如喝杯現打的蔬果汁,而不是去吃重油重鹹的食物。可見感冒期間避免吃麻油雞的確是應該遵循的說法。

至於媽媽常交代女兒生理期不准吃,警告可能會大量出血、害經血不順等各種說法都有;孕婦也被盯上,認為吃了可能加速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搞得女生們碰上麻油雞就神經兮兮。

中、西醫都否定這樣的說法。

西醫本來就對食物沒有太多禁忌,楊仁鄰則說明,多數人認為生理期、懷孕不能吃,其實是因為處於這個階段的人體質大多偏向燥熱,所以會有這樣的建議,但如果妳體質偏寒,經血少、痛經且血塊多,吃這類溫補食材反而有助循環。所以關鍵還是體質,並沒有生理期、懷孕就不能吃的通則。

此外,楊仁鄰也提到,心火旺導致的失眠、焦慮;更年期、經常熬夜的陰虛體質;容易出油、皮膚生痤瘡的濕熱體質,最好也謝絕麻油雞。

【延伸閱讀】

〔全站最熱〕什麼!原來沒有腸胃型感冒?

〔生活〕破除感冒6大迷思,喝雞湯比維他命C好用!

〔抒壓〕無故低落?7個意想不到原因,偷走你的好心情

〔保健〕如何保持腦力的活化?10個方法讓你的大腦更靈光

〔實用〕低溫下探!冬天不再冷吱吱的保暖策略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智慧型手機流行,低頭族滿街跑,小心長時間近距離專注在螢幕小、字體也小的手機上,不僅眼睛疲勞乾澀,恐讓近視或老花度數明顯加深!眼科醫師指出,臨床上曾遇家長為孩子辦手機後,孩子習慣晚上躲在棉被裡玩手機,結果近視度數急速增加兩、三百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施智偉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中風後復健對於日後行動能力的恢復非常動要,而且應把握中風後三個月黃金期,積極進行;不過,臨床上竟有1名70多歲老太太,因中風緣故,導致單腳肌肉無力,雖經復健長達3個月,已能藉由拐杖行走,但卻因取巧,利用膝蓋打直的省力方式走路,導致磨壞膝關節,肌肉再度退化。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

閱讀詳情 »

牙齒保健須從小做起!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口腔衛生委員會主委黃茂栓表示,研究證明,若能配合正確刷牙以及使用牙線,再加上「定期塗氟」,就可降低幼兒4成齲齒率,家長應善用各縣市衛生局提供的公費塗氟政策。據統計,台灣5歲幼兒齲齒率高達79%,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居第3位;蛀牙是侵害學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最近氣溫突然下降,忽冷忽熱的氣候,可得要小心流感上身!1名7歲男孩,出現發燒,且合併肌肉痠痛、腹痛等症狀,甚至長達6小時以上未排尿,就醫檢查發現,竟是罹患A型流感導致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王文卿指出,A型流感為病毒性感染,通常自每年11月開始,至隔年的1至2月之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