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運動後,這樣補充水分才正確!你喝對了嗎?】

【運動後,如何正確補充水分?】

激烈運動之後若排出大量汗水,其同時會流失水分及電解質。水分要適度的回到細胞內需要適度的滲透壓,而滲透壓的平衡與電解質有關;換言之,需要適量的鈉和鉀讓細胞膜內外形成平衡的壓力狀態。 

如何使用滲透壓平衡水分?可以在市面找到由藥廠調配好、專門提供給發燒和腹瀉者的專用電解水(Pedialyte);此外,也可飲用運動飲料,或用碳酸飲料(不含色素的汽水)加入少許食鹽,以補充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 

【運動後,這樣補充水分才正確!你喝對了嗎?】

示意圖:資料圖庫

 

要留意的是,運動飲料的配方設計,除了重要的電解質,也添加過多不必要的糖。雖然,運動飲料含糖量是一般汽水或可樂含糖量的一半,但基本上每一百毫升的運動飲料含有十一公克的糖(相當三包糖包),一瓶運動飲料的容量約二百五十至五百毫升,喝完一瓶在無形中就會攝取過多不需要的糖。 

日常的運動,只需補充水分,加上一兩片蘇打餅乾和一根香蕉或橘子,簡單且足以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也就是說,日常運動後絕不需要飲用運動飲料。 

本文摘自《教養從餐桌上開始:營養師媽媽教你培養健康、自信、體貼、有禮貌的孩子》一書,大邑文化出版 

【運動後,這樣補充水分才正確!你喝對了嗎?】

內容簡介: 

不論在什麼時代,家人一起同桌用餐,都是交流情感最好的方式。曾幾何時,臺灣社會外食風氣盛行,親子之間不是各自用餐,就是以電視佐餐,於是身體健康差了、家人互動少了、親子教養沒了,衍生出一連串問題。 

作者為營養學專家,育有兩子,不論個人或孩子皆成就斐然。此書即是她從學術專業出發,配合個人教養經驗,綜合營養學+東西方教養觀,打造出「餐桌上的教養」概念,內容貼近生活且可行性高,是相當簡單且實用的生活教養專書。 

作者簡介白小良

臺灣食品營養領域的先行者,著有營養學專著多本。後遠嫁美國,陸續修得哥倫比亞大學人類營養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營養教育博士;並育有兩子,皆在科學競賽嶄露頭角,成為其餐桌教養觀的最佳實證。

【歡迎加入大邑文化粉絲行列:www.facebook.com/polispresstw。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藍鳥先發投手製鞋哥Shoemaker今天在對光芒第二戰先發,製鞋哥前三局完全封鎖光芒打線,四局上半他在兩出局,一二壘有跑者的情況下面對和製大砲筒香嘉智,兩好球之後Shoemaker選擇用內角速球對決。Shoemaker以為他投出內角好球三振掉筒香,整個人都已經走下投手丘,結果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繼續面對...

閱讀詳情 »

球賽主播說,「諾基奇投3分球進了,諾基奇長程火砲。」拓荒者中鋒Jusuf Nurkic賽前才知道噩耗,在家鄉波士尼亞的祖母過世,但他強忍悲痛出賽,全力幫球隊拚季後賽資格,繳出22分21籃板,雙20的成績,西區第九的灰熊,挑戰賽得連贏第八的拓荒者兩場,才能晉級季後賽。球賽主播說,「菜鳥莫蘭特漂亮的動作...

閱讀詳情 »

衛冕軍暴龍,正在揮汗練球,準備星期二季後賽首輪第一戰,去年奪下隊史第一座NBA總冠軍,KawhiLeonard是最大功臣,還獲得總冠軍賽MVP,今年雖然少了他,但東區第二種子暴龍一點都不擔心。暴龍隊中鋒小賈索表示,「籃球是團隊力與美的展現,不像網球,我們談的不是 納達爾喬科維奇或費德勒還是羅歐尼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