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壁球是囚犯發明出來的喔!

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壁球是囚犯發明出來的喔!

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壁球是囚犯發明出來的喔!

19世紀英國倫敦的「艦隊監獄」,當時的犯人為了鍛鍊身體、打發枯燥乏味的囚禁時光,愛玩一種對著牆面擊打小球的運動,據說這就是壁球的起源。

後來英國貴族學校哈盧公學在該校操場上立起幾面墻,讓學生對著墻打網球,後來這種方法被沿襲推廣,1864年,第一塊專用打壁球的場地修建完成,壁球運動正式創立。

隨著19世紀末英國對外殖民擴張,壁球被英國人引進聯邦國家,並迅速在世界各國傳播。進入20世紀,壁球運動廣泛普及,出現了大批傑出的選手,世界壁壇統一的權威管理機構也誕生了,國際壁球聯盟(IRF)於1979年由13個國家共同成立,並於1980年舉辦第一次壁球大賽,且於1985年12月獲得IOC的認可,成為史上獲得認可最年輕的運動。

在台灣,1953年美軍顧問團駐台時將壁球引進台灣,當時只有美國公民才能使用位於台中清泉崗及林口憲兵基地的球場,所以並不算是台灣壁球的真正開始。

直到1979年"來來飯店"(現改名為"喜來登")設立壁球場,台灣人才真正的有機會接觸壁球,至今(2005年)已有26年的歷史了。1995年中華民國壁球協會成立,大力宣傳該項運動,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壁球運動的行列。


壁球簡介

之前說過壁球是一個人也能玩得精彩的運動,因為只要能用球拍對著牆壁擊打橡皮球,一個人、一面牆就能玩囉,實在簡單易學。

壁球是一項高品味的時尚健身運動,也是一項高效率的健身休閒運動;高節奏的腳步移動、擊打頻率和變幻莫測的球路,與靈活的球技戰術結合在一起,使壁球玩家在短時間裏就能鍛鍊心肺功能、肌肉、關節和韌帶,玩家的靈活性、協調性和柔韌性都能得到改善;判斷力、應變能力和果敢性也相對提高,且一個人就能練習,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之後,若能狠狠地對著墻壁發洩一下,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釋放壓力方法喔!非常符合現代都市人的要求呢!

而高雄哪裡有壁球場呢?高雄市漢來大飯店11樓會員俱樂部有1座壁球場,高雄縣圓山大飯店會員聯誼會有2座壁球場喔!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前往練習。

如何玩壁球


規則與網球類似,每人擊球前,球可落地反彈一次,或在另一側牆壁上反彈一次。然後,兩人交替擊球,互相為對方製造難題,直到一方無法救起回球。

標準揮拍動作是要將重心放低,尤其後腳膝蓋要彎下,身體儘量朝向後方,特別是腰部及肩部應轉得更向後牆,如此才能運用身體迴轉的力量擊出強力又穩定的好球。 

另一位準備球員則站在T位身體朝正牆,但上半身稍朝向擊球者方向轉動腰部以利眼睛注視著球。在球場上眼睛應隨時保持注視在球上。

壁球非常強調基本功和技戰術。上肢基本功包括正反手的直線球、斜線球、截擊球、輕吊球、挑高球,以及壁球獨有的側牆球和後牆球。

需要注意的是,壁球運動對步法的要求很高,腳步移動應少用大跨步,因為大跨步用力過猛易拉傷肌肉,對膝關節和踝關節易造成傷害,而且在快速移動中不容易掌握身體平衡。



壁球比賽規則

壁球運動是由2到4個人在一個封閉式的場地進行,包括天花板內(寬20英尺,長40英尺,高20英尺)。這個遊戲的目標就是,每位參賽者必須運用場中除了天花板以外的牆壁,以網拍把彈跳的球打到牆上,使得對方無法在球彈跳兩次之前擊打回來,如果球在地板上彈跳超過兩次(TWO BOUNCES)而沒有用網拍擊打回去,就是輸了這球。

計分方法有兩種,比賽可由主辦單位決定採「五局三勝」或「三局兩勝」制。英式計分法或國際計分;每局九分,有發球權者方可得分,先取九分者為勝。美式計 分法或世界壁球協會男單計分法;每局十五分,採直接得分,先取十五分者勝。

壁球的場地好像一個矩形的盒子,場內畫有界線,打在界內才算有效得分。壁球場地都採用透明材料製成,以方便觀眾觀看比賽。

壁球比賽的戰術也很簡單,參賽者只需擊打壁球,讓它在牆上反彈,所走的線路要讓你的對手不能很好的回擊。由於壁球單打比賽是兩名球員同在一個場地進行,所以規則規定擊球者在擊球時有權享受不受對手妨礙的自由。一旦擊球者認為對手妨礙他,他可以隨時停下來向裁判提出上訴,此時裁判要根據規則給出相應的判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人口老化,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加,中研院、中國醫藥大學、台大醫院組成研究團隊,成功破解漸凍人罹病至治療之謎。他們發現GPx7為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基因,給予病鼠特殊抑制劑,運動能力明顯變好。   一般來講,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了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所謂的「卵巢早衰」,現代醫學定義是女性年紀未滿40歲,卵巢功能就異常衰退,卵子儲量過低、無法正常排卵,引起經血量少、月經不規則,甚至提早停經,醫學上稱「早發停經」,因而出現熱潮紅、心悸、失眠、情緒低落等更年期症狀。根據統計,全球婦女平均自然閉經年齡為 50~52 歲,但實際...

閱讀詳情 »

精油日常》春季到,呼吸道常備「油」物這樣挑,不能錯過的木質調精油 木質類精油幾乎都是以小樹枝或是毬果蒸餾而成,較常使用的是雪松、絲柏、松、杜松、尤加利、苦橙葉、花梨木、茶樹、樟樹。這些精油的共同特色是潔淨、收斂的效果很好,對呼吸、泌尿兩大循環系統作用力強,是芳香療法中經常使用的精油,所以選擇以雪松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全球,為協助防疫,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日前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會中邀請本院專家,並結合跨世代及跨單位研究同仁,共同討論對策及合作;廖俊智院長指出,與會的十五個國內學研單位代表,經熱烈討論後,決議組成十三項協作子平台,可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