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壁球是囚犯發明出來的喔!

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壁球是囚犯發明出來的喔!

不說你一定不知道,壁球是囚犯發明出來的喔!

19世紀英國倫敦的「艦隊監獄」,當時的犯人為了鍛鍊身體、打發枯燥乏味的囚禁時光,愛玩一種對著牆面擊打小球的運動,據說這就是壁球的起源。

後來英國貴族學校哈盧公學在該校操場上立起幾面墻,讓學生對著墻打網球,後來這種方法被沿襲推廣,1864年,第一塊專用打壁球的場地修建完成,壁球運動正式創立。

隨著19世紀末英國對外殖民擴張,壁球被英國人引進聯邦國家,並迅速在世界各國傳播。進入20世紀,壁球運動廣泛普及,出現了大批傑出的選手,世界壁壇統一的權威管理機構也誕生了,國際壁球聯盟(IRF)於1979年由13個國家共同成立,並於1980年舉辦第一次壁球大賽,且於1985年12月獲得IOC的認可,成為史上獲得認可最年輕的運動。

在台灣,1953年美軍顧問團駐台時將壁球引進台灣,當時只有美國公民才能使用位於台中清泉崗及林口憲兵基地的球場,所以並不算是台灣壁球的真正開始。

直到1979年"來來飯店"(現改名為"喜來登")設立壁球場,台灣人才真正的有機會接觸壁球,至今(2005年)已有26年的歷史了。1995年中華民國壁球協會成立,大力宣傳該項運動,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壁球運動的行列。


壁球簡介

之前說過壁球是一個人也能玩得精彩的運動,因為只要能用球拍對著牆壁擊打橡皮球,一個人、一面牆就能玩囉,實在簡單易學。

壁球是一項高品味的時尚健身運動,也是一項高效率的健身休閒運動;高節奏的腳步移動、擊打頻率和變幻莫測的球路,與靈活的球技戰術結合在一起,使壁球玩家在短時間裏就能鍛鍊心肺功能、肌肉、關節和韌帶,玩家的靈活性、協調性和柔韌性都能得到改善;判斷力、應變能力和果敢性也相對提高,且一個人就能練習,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之後,若能狠狠地對著墻壁發洩一下,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釋放壓力方法喔!非常符合現代都市人的要求呢!

而高雄哪裡有壁球場呢?高雄市漢來大飯店11樓會員俱樂部有1座壁球場,高雄縣圓山大飯店會員聯誼會有2座壁球場喔!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前往練習。

如何玩壁球


規則與網球類似,每人擊球前,球可落地反彈一次,或在另一側牆壁上反彈一次。然後,兩人交替擊球,互相為對方製造難題,直到一方無法救起回球。

標準揮拍動作是要將重心放低,尤其後腳膝蓋要彎下,身體儘量朝向後方,特別是腰部及肩部應轉得更向後牆,如此才能運用身體迴轉的力量擊出強力又穩定的好球。 

另一位準備球員則站在T位身體朝正牆,但上半身稍朝向擊球者方向轉動腰部以利眼睛注視著球。在球場上眼睛應隨時保持注視在球上。

壁球非常強調基本功和技戰術。上肢基本功包括正反手的直線球、斜線球、截擊球、輕吊球、挑高球,以及壁球獨有的側牆球和後牆球。

需要注意的是,壁球運動對步法的要求很高,腳步移動應少用大跨步,因為大跨步用力過猛易拉傷肌肉,對膝關節和踝關節易造成傷害,而且在快速移動中不容易掌握身體平衡。



壁球比賽規則

壁球運動是由2到4個人在一個封閉式的場地進行,包括天花板內(寬20英尺,長40英尺,高20英尺)。這個遊戲的目標就是,每位參賽者必須運用場中除了天花板以外的牆壁,以網拍把彈跳的球打到牆上,使得對方無法在球彈跳兩次之前擊打回來,如果球在地板上彈跳超過兩次(TWO BOUNCES)而沒有用網拍擊打回去,就是輸了這球。

計分方法有兩種,比賽可由主辦單位決定採「五局三勝」或「三局兩勝」制。英式計分法或國際計分;每局九分,有發球權者方可得分,先取九分者為勝。美式計 分法或世界壁球協會男單計分法;每局十五分,採直接得分,先取十五分者勝。

壁球的場地好像一個矩形的盒子,場內畫有界線,打在界內才算有效得分。壁球場地都採用透明材料製成,以方便觀眾觀看比賽。

壁球比賽的戰術也很簡單,參賽者只需擊打壁球,讓它在牆上反彈,所走的線路要讓你的對手不能很好的回擊。由於壁球單打比賽是兩名球員同在一個場地進行,所以規則規定擊球者在擊球時有權享受不受對手妨礙的自由。一旦擊球者認為對手妨礙他,他可以隨時停下來向裁判提出上訴,此時裁判要根據規則給出相應的判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名女性登山健行回來後,脖子開始出現整片疹子,且又癢又腫,因忍不住抓癢,造成嚴重至紅腫、破皮擴大,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典型的毛毛蟲皮膚炎所導致。春夏是毛毛蟲繁殖季節,民眾在戶外活動時,可能一不小心碰觸毛毛蟲或接觸到漂浮空氣的毒毛,就恐引起過敏反應;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桃園一名17歲周同學3天前打籃球時,左大腿被撞擊腫脹,立即冰敷後仍感到腫脹疼痛,甚至影響膝關節活動,至桃園醫院診斷,正確使用冰敷後,運動傷害才獲改善。冰敷正確的觀念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衛生署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陳嘉弘表示,運動傷害後要立即冰敷,這是眾所皆知的觀念,但許多人卻對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南屯的檢驗實驗室落成啟用,新的實驗室加強了軟硬體設備,要讓檢驗的精密度加倍,也讓檢驗更精準。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過去因軟硬體設備不足,中部的部分檢驗案件只能移送到其他縣市,就連中央的檢驗項目也無法承接。這次爭取到經費補助,新增了LCMS/MS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約60婦人,幾個月來手部關節出現腫脹,且疼痛至無法施力,原以為是單純骨頭疾病,沒想到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後經由一過兩次的生物製劑治療,患者已逐漸康復。類風濕性關節炎多好發於40歲以上年齡層,且女性罹患率又比男性高出3倍;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