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年心(薪)苦族血管不通 近5年急性心肌梗塞增加率超過阿公

中年心 薪 苦族血管不通 近5年急性心肌梗塞增加率超過阿公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正值壯年的員警、保全、醫師、科技人、企業主管突然倒下,類似情形不時發生,在工作高壓過勞、作息不正常的日常生活中,40、50歲的「薪」苦族或「心」苦族,最近5年急性心肌梗塞的增加率反而超過70歲以上的長輩,但是大多數人都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   

4、50正值中壯年 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率卻增3成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教授李貽恆指出,2011到2014年期間,國人因急性心肌梗塞而健保住院的整體發生率沒有明顯增加,但是40到50歲的中壯年卻在5年之間增加3成,相較之下,70歲以上老爺爺們可能比較重視養生保健,發生率反而略微下降。

血壓、血糖及血脂的三高,與抽菸、肥胖、遺傳、空污等因素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李貽恆說,由於血脂不能隨時測量方便監測,中壯年常常是員工健檢或心血管疾病發作時,才發現高血脂或是動脈血管硬化狹窄。

膽固醇正在危害社會菁英 年輕已不是本錢最近有位40多歲的企業主管健檢發現總膽固醇值過300 mg/dL,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也大於200,身材正常,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異常,李貽恆診斷為高血脂症,應該考慮要藥物治療,這種案例在臨床上常常看到。 

還有位35歲的工程師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也不抽菸,卻心肌梗塞急診住院,驗血報告一看,總膽固醇值超過350,其中LDL就有270,心血管塞得很嚴重。李貽恆建議基因篩檢是否家族性高膽固醇症,這位工程師拒絕篩檢而且不久之後失聯。

李貽恆表示,這次、下次回診拿藥,幾次之後就覺得反正沒有不舒服、忙到忘記、覺得看病麻煩以後再說、疏漏甚至忘記服藥,這是許多中壯年高血脂症患者的通病,有的人心臟血管都裝了支架,還是戒不掉菸;年輕病人還可能是怕商業保險拒保、或是擔心被另眼看待而妨礙工作交友,這些都造成血脂控制不理想。

PCSK9抑制針劑降膽固醇奏功 護心才輕鬆

近年臨床實證研究顯示,膽固醇好好控制,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李貽恆說,一般人的高血脂控制目標是壞膽固醇在100以下,萬一發生冠心病、心肌梗塞,更應積極控制在70以下;可是國內已發生這些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高血脂患者,不到一半的人能控制在100以下,要降到70以下更困難。

「血太油,要吃清淡,多運動」李貽恆說,這話對健康人而言很正確,對高血脂病人只是基本功,還是要吃藥才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不過,有一些高風險病人口服Statin藥物到最大劑量,就是不夠力,必須用上第二種、或是加上第三種打針藥物,才能奏效。

他說,目前除了從腸道抑制壞膽固醇重新吸收的口服藥物,最新的單株抗體針劑新藥可抑制患者體內的PCSK9酵素,確保肝臟更有餘裕代謝排除壞膽固醇,根據臨床試驗,高風險病每天口服Statin,外加每2週注射1次單株抗體新藥,壞膽固醇可再降低50-60%,幫助病人降血油護血管,減少重症猝死的危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4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糖尿病最怕併發症,尤其是腎病變,病況嚴重時,就得面臨洗腎人生!糖友要預防腎病變,須注意是否有蛋白尿出現,除要好好控制三高,在飲食上更是要小心,千萬不可吃出蛋白尿;但是,到底該如何吃呢?糖友蛋白尿比例約四成 多在罹病十年後出現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杜思德表示,蛋白尿是糖尿病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各地氣溫連日偏低,國內流感疫情持續攀升,且校園流感群聚案例仍頻傳。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達66,513人次,疫情持續呈上升趨勢;除新增5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外,也另新增1例36歲死亡病例,該名個案具慢性病史,且未接種流感疫苗,感染型別為B型。疾管署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冬季為感冒盛行之際,而12月過後逐漸進入流感的流行時期,群聚傳染力不容小覷,但仍有許多民眾分不清感冒與流感的差別,對於一般感冒也存有錯誤迷思,以下為常見的5大迷思:迷思1:感冒和流感要如何分辨?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表示,流感是指流感病毒所導致的急性病毒性感染,常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聖誕節前夕,台南市立醫院邀請東區、龍崎區、七股區、關廟區等四處失智社區照護據點的長者,一起騎三輪車踩街,讓長者感受歡樂節慶的氣氛。日前衛生局長陳怡、照管中心主任洪明婷、市議員陳金鐘皆共襄盛舉。設置失智社區照護據點是長照2.0政策的一環,藉踩街活動深入社區,推動失智症宣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