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中醫教你養生消暑小秘方

中醫教你養生消暑小秘方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夏日太陽毒辣,且夏至甫過,如果不及早採取預防措施,當心這個夏天有可能因為炙熱的天氣而中暑,導致身體健康受損。中醫師指出,夏天的時候暑氣較盛,也就是俗稱的暑邪,會傷到人體的氣跟陰,使身體容易出現中暑的情形,包括:高熱、頭暈頭脹、想吐、不出汗或大量出汗等狀況。 

頭痛倦怠又無力 竟是中暑引起

胡心瀕中醫師表示,其實夏日在太陽底下曝曬,或長時間待在悶熱的環境中,若突然進入冷氣房,皮膚上的毛細孔遇冷空氣會急劇收縮,導致體內高熱無法藉由流汗順利排出,留於體內,就會出現頭昏腦脹,倦怠無力,食慾不振等中暑的症狀。其次也要注意的是寒氣進入毛細孔,有些人會出現風寒感冒的情形。

「西瓜翠衣」才是消暑補氣好法寶

因此,想要在夏天清涼解暑,胡心瀕中醫師說,茶飲的部分建議,以西洋蔘、麥冬、竹葉、荷葉為主,沖泡成茶飲,也可適時添加些石斛、魚腥草、讓味道更加豐富,又能達到消暑的作用。

至於水果的部分,還是以瓜類較能消暑解渴,醫師也提供小撇步,西瓜除了果肉部分可食用外,其實果肉與果皮間白白的部分,稱為西瓜翠衣 ,對消暑補氣相當有幫助,但也提醒瓜類偏寒涼,人體消化系統無法一下消耗過多寒性的東西,建議夏日食用適量解熱就好,以免引起腸胃不適。最後,胡心瀕中醫師提供以下6招教你預防中暑:

1)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的環境中。
2)夏日從戶外進入冷氣房的室內,應先將汗擦乾,切勿一下子就躲進冷氣房中或猛喝冰飲。
3)避免在正午最熱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陽光直射時外出。
4)平日應穿著寬鬆衣物,並戴上遮陽帽或陽傘以阻擋豔陽。
5)戶外活動時隨時補充水份,喝水量應比平常多些,以防水份大量散失導致脫水。
6)平日生活作息規律、睡眠充足,可提升免疫力,人體正氣足夠也可預防中暑發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來源) 檢查頸動脈,能看出全身血管的健康情況 脖子上的皮膚最細嫩,脖子處的血管也最“敏感”。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倪新海打了個比方,頸部動脈就像一個窗口,能夠一眼看出全身的健康狀況。 倪新海介紹,頸部的動脈由於血流量大,血管又有分岔,血管所承...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家中應該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你知道嗎?在我們的家中其實也是有著諸多的危險的,我們要是忽視了這些危險,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健康受到損害。因此,我們在生活之中需要預防家中那對我們的身體有著巨大危害的事物哦,這些事物有許多,如甲醛、黴菌、蟎蟲等等的事物,但是其中有一項卻是...

閱讀詳情 »

秋季氣溫變化大,容易著涼感冒和咽喉痛。尤其是進入深秋後,氣溫驟降乾燥風大,皮膚和粘膜極易失去水分,呼吸系統疾病也頻發……聽到這裡您可能要著急備藥了,但先別著急,是藥三分毒,最好還是利用咱們自身的修復能力來對抗疾病。今天教教您秋季用甜美可口水果代替吃藥,保護免疫力不受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