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調理免疫力(一)

免疫力是什麼呢?免疫力就是人體對抗外來病原體的一種自我防護機制。這套機制複雜而精細。從中醫的話來說,可以稱做「正氣」。

中醫調理免疫力(一)


《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不僅來自臟腑氣血的調和,也與先天體質、後天營養有關,更與一個人的內心思想、情緒有關。當人飲食作息有節,思想正直,看他精神抖擻,眼神澄徹,就知道這個人正氣足,病邪不容易上身。也有的人工作勞累,常熬夜,疲倦、體力不佳,一下子感冒、帶狀皰疹通通都來了,因為這時人體的正氣虛了,病邪就趁虛而入,就是所謂的「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當然,正氣的強弱也與病情的預後有著密切的相關。以感冒為例,有的人正氣強只有輕微症狀,很快復原;而有人症狀表現劇烈,可能要請假休養,才會慢慢恢復。這一強一弱之間的對比反差很大。


如何養出正氣對抗疾病?

讓自己「正氣足一些」,少生病?其實,古代醫書已明確記載許多養生準則,只看後人願不願意付諸於行動,再輔以藥膳食補進行調養,您的身心狀況將會有所改變:
◆試著從生活中著手
黃帝內經的第一篇就說明了養生的準則:
1.「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2.「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3.避免「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
4.「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
如果能做到這些,自然就能「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中醫調理免疫力(一)
(Fotolia)


◆從食補藥膳中調理
很多中藥對增強或調節免疫力也有很好的作用。這類中藥大部分是屬於補益藥,有補氣、補血、補陽、補陰的分別。補藥較適合真正屬於虛證的人,如果屬於氣虛的人,用人參、黃耆來補氣是很有幫助的。以下介紹一些常用的中藥與藥膳:

人參
【性味歸經】甘、微苦,微溫。歸心、肺、脾經。
【功效】大補元氣,補五臟,安神止驚,生津。
人參是補氣聖藥,古代對心臟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危重症候會用「獨參湯」大補元氣,復脈固脫。容易感冒或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的人,多屬脾肺氣虛,可能會有容易出汗、消化不佳、易腹瀉、腸胃脹氣、容易疲倦等表現,人參也是必用之藥,常和白朮、茯苓、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湯,可以調養脾胃。和黃耆同用,可補氣固表,增加抵抗力,如補中益氣湯。

西洋參
【性味歸經】甘、微苦,寒。歸心、肺、腎經。
【功效】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西洋參和人參的主要有效成分和功效很類似,都有很好的補氣功效,與其他參類不同的是,西洋參性涼,對繁忙普遍晚睡而容易有「火氣」的現代人來說,反而較適合。夏季炎熱,泡杯西洋參茶可益氣養陰,能抗疲勞、預防中暑、感冒。

黃耆
【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
黃耆是藥膳中最常用的中藥之一,主要補脾肺之氣,走表衛,和白朮、防風同用就是「玉屏風散」,對氣虛容易流汗的人有預防感冒的功效。

山藥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肺、腎經。
【功效】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
山藥非常平和,具有補而不滯,溫而不燥的特點,對老人小孩都很適合。現代人已經把山藥作為一種日常食材。對於脾胃功能不佳、慢性泄瀉的人,很適合長期吃山藥,可以促進受損腸黏膜再生。山藥富含黏蛋白,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也有增強免疫功能,能促進干擾素的生成和T細胞增生。


【元氣首烏雞湯】
材料:人參(參鬚)2錢、制首烏3錢、茯苓2大片、蓮子一把、雞腿一支切塊。
做法:雞腿洗淨川燙後與上述藥材放入電鍋內鍋,水適量,外鍋加一杯水,跳起後續悶煮20分鐘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滋補肝腎適合中老年人及婦女食用。

【黃耆參棗茶】
藥材:黃耆3錢、參鬚3錢、白朮2錢、茯苓2錢、女貞子3錢、枸杞3錢、紅棗5顆。
煮法:藥材洗淨後放入鍋內,加水煮沸即可,可依濃淡調整藥材比例與水量。
適合氣虛、倦怠、脾胃虛弱、容易感冒的人飲用。若體質較燥熱可將人參鬚用西洋參片取代。
上述這些補氣的藥材和藥膳,都只適合作為平時保養之用,如果已經感冒了就不宜再吃補。建議有新病發生時還是儘速讓專業的中醫師診治。


感冒忌進補WHY?

中醫觀點認為,感冒屬於外邪侵犯,治療必須用發汗的方式將病邪發散出體外,如果此時服用補氣藥或一些參茶,將會減弱發散的作用,有「閉門留寇」之弊,感冒反而會拖得更久。


免疫力越強越好?
其實免疫力的調節和中醫講的陰陽平衡很類似,並不是免疫力越強越好。過度的免疫反應反而會造成嚴重的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疾病,就是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自己正常的細胞。


補藥多吃有益?
中醫講求陰陽氣血調和,身體保持平衡才是健康的狀態。所以,補藥並不是吃越多免疫力會越好,有些人吃補反而會「上火」,出現口乾舌燥,煩躁出血等症狀,必須留意。@◇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7天年假結束,許多人都會對在假期間因為吃飽睡飽、身形默默腫了一圈而懊惱,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調查,每年春節連假過後超過3成民眾體重增加,平均增重接近2公斤,尤其是靠運動也不好搞定的腰腹、蝴蝶袖、側腰與大腿內外側等部位,不只是影響外觀,更是影響健康。知名聯合診所院長盧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年約40歲女性,自己摸到腫塊,就醫確診是第二期乳癌,開刀後發現淋巴沒有轉移,但須接受荷爾蒙治療,醫師建議使用「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劑」併用「類性腺激素釋放素」(GnRH analogues , GnRHa)治療。診治該案例的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醫學大學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根據氣象局預報,最近天氣變化非常大,上半周天氣相較穩定,下半周又將降雨。雖然目前全球正驚恐於武漢肺炎的風暴,但當身體面對急遽變化的天氣,一旦抵抗力不佳,很容易出現感冒的情形,民眾平日應該做好提升自我保護力的加強。如果經常感到頭暈、疲倦、精神不足的民眾,中醫師建議,可將...

閱讀詳情 »

【文/新唐人亞太電視台】香港政府(11日)凌晨對長康邨康美樓社區展開緊急撤離,讓外界不禁擔憂香港是否爆發了新冠肺炎社區感染。香港衛生署今天(11日)凌晨12點45分,召開記者會宣布,最新確診的第42宗個案,與第12宗個案住在同棟大樓,2人住處相隔約10層摟,但在不足14天內先後出現病徵;樓上較早發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