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五種人注定得癌症,太可怕了!我每一條都中...趕緊分享出去!

幾年前,當有專家說,未來癌症會如感冒般普遍,我當時就笑了,現在,越來越笑不出來了..
 五種人注定得癌症,太可怕了!我每一條都中...趕緊分享出去
珍惜生命,遠離癌症!(圖片翻攝自:http://toments.com/3340/


很多人一聽到「癌症」這個詞,立馬談「病」色變。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病理和免疫學教授羅伯特‧史萊伯發現,如果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維持10年,那你就會成為「癌症候選人」,因為在這10年中,癌細胞不僅產生,而且會發展壯大,最終攻城掠地,侵犯身體其他器官。
 
成為「癌症候選人」是我們長期「不愛自己」造成的結果。
 
人的身體有60兆—100兆個細胞,我們作為這個「細胞共和國」的國王,學會關愛它們,渴了給它們水喝,餓了給它們適當的營養,累了讓它們休息,才能減少它們轉變成癌細胞的幾率。
 
有專家指出,如果減少以下五種不良生活習慣,就能將我們從「癌症候選人」的名單裡刪除。
 
第一種:老喝滾燙水
很多人喜歡閒暇時泡杯功夫茶,殊不知,這現沖現泡「趁熱喝」的茶,可能為食道癌埋下隱患。原因就在於,滾燙的水會燙傷食道黏膜,引發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時間久了,可能發生癌變。
 
專家建議,食物或飲料如果覺得燙,千萬別性急往下嚥。帶餡兒的食物可能外面不燙裡面燙,吃的時候尤其要當心。喝熱飲千萬不要用吸管
 
第二種:蔬果吃得少
大魚大肉吃不夠,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經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千萬別小看這一生活習慣帶來的危害。
 
由著性子吃一是會造成肥胖,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症有關。二是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纖維,它們能促進腸道蠕動,帶走有害物質。不吃蔬菜水果,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三是導致缺乏維生素。
 
研究顯示,不吃胡蘿蔔的人比大量食用胡蘿蔔的人,肺癌發病率要高7倍;缺乏維生素A,患肺癌、胃癌的可能性很大;葉酸與維生素B2缺乏,是食管癌高發的重要原因。
 
專家指出,要保證身體需要,每天應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過75克,體積相當於一副撲克牌大小。粗茶淡飯才是遠離癌症的最好辦法。
 
第三種:老是憋大便
想去大便,可偏偏工作太忙走不開,或一時找不到衛生間,只能使勁憋著。一回兩回還行,時間長了,就會出問題。
 
糞便裡含有硫化氫、糞臭素、膽固醇代謝產物等多種致癌物,在腸道里積存久了,就會被重複吸收,刺激腸黏膜。據調察,沒時間排便已成為不少年輕人患上大腸癌的主要原因。
 
專家建議,一定要抓住一天中「便意」最濃的時刻,一個是早晨起床後不久,一個是吃飯後。便意一般只會持續幾分鐘,一旦錯過很難再捕捉到。早上實在沒時間排便,可以調整到較空閒的晚上。
 
吃完晚飯後散散步,對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然後無論有無便意,定時去蹲蹲廁所。一般3—5分鐘沒有大便排出,就應該放棄,不要長時間呆在廁所看書看報。
 
第四種:夜晚不睡覺
很多人因為工作不得不熬夜加班;還有人趕時髦,天天泡酒吧,成了晝伏夜出的「派對動物」。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餘名30—50歲的癌症患者,發現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後才會休息。
 
專家指出,熬夜一方面會造成生物鐘紊亂,
 
另一方面,夜間燈光會破壞人體褪黑素形成,而這是保護人體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環,缺少它容易讓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門來。熬夜最好不要超過12點。
 
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間窗簾有遮光布的房間睡覺,漆黑的環境有助於身體中褪黑素的生成。
 
第五種:坐下不想動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發裡不想動。千萬別以為久坐的危害只是傷頸椎、脊椎。
 
德國專家指出,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隨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幾率;日本醫學家發現,胃癌患者大多平時吃得太飽和久坐不動;
 
美國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還易罹患前列腺癌。
 
專家指出,工作每2個小時,必須起來活動15分鐘以上。

 

via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力推「無菸軍隊」有了效果,國健署自2003年起就跟國防部合作,透過辦理戒菸就贏比賽、戒菸班、戒菸講習及戒菸輔導員訓練,再搭配國軍醫院戒菸門診、部隊醫務所等多管齊下,最新數字顯示,國軍吸菸區不但已經從2009年的1796個裁減至...

閱讀詳情 »

▲薦椎壓力性骨折因不容易從X光影像判別,常讓病人多受罪。(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晚痛到睡不著!一名66歲婦人,自從一次跌倒之後,便從下背痛到腳底,幾乎夜夜難以入眠,四處求醫找不到疼痛原因,直到轉至醫院骨科檢查才找出原來是薦椎骨折。醫師提醒,台灣每年髖部骨折發生率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失智者財物剝削案件也增多,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保護失智財務安全,人人有責。 台灣失智症協會案例調查顯示,74位失智者在發生財物損失時,有34位尚未被診斷為失智症、65位尚無輔助或監護宣告,顯示財物損失可能是失智症早期徵兆,經常在不知不...

閱讀詳情 »

近年牙齒美白相當盛行,但正常的牙齒到底應該是什麼顏色的?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牙齒的顏色主要與琺瑯質及象牙質有關,若琺瑯質較薄透者,自然會顯露出象牙質較為偏黃的顏色;但若琺瑯質較不透明者,牙齒就會顯得較為偏白、潔淨。  近年來,牙齒美白蔚為風氣,但正常牙齒到底應該是什麼顏色的?偏黃的牙齒才是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